实验2数据库的查询.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验2数据库的查询一、实验目的及意义通过本实验进一步理解及掌握如何利用查询向导、查询设计器及SQL语句实现数据库的查询操作。二、实验的基本原理及方法数据库选用ACCESS。查询向导、查询设计器及SQL基本语句的语法、各类运算符、函数及表达式的应用。三、实验内容及要求在“学籍管理”数据库的基础上验证一下内容:利用设计视图、或者查询向导验证教材P73--P94中的例题,要求每节至少选做一题,并将主要过程及结果拷贝到实验记录中。用SQL语句验证4.9节的相关例题,或验证课堂案例,并选择其中一题将结果拷贝到实验记录中。要求有SQL视图的截图及运行结果的截图。请自行设计3-4个应用题,并用SQL语句实现之,将相关的SQL语句及运行结果截图至实验记录中。四、实验记录:1、教材P73-P94例题综合2、书本SQL查询例题25-333、自行设计题五、实验思考题1.ACCESS数据库中,对象“表”与对象“查询”有何区别?答:表——表是数据库的基本对象,是创建其他5种对象的基础。表由记录组成,记录由字段组成,表用来存贮数据库的数据,故又称数据表。查询——查询可以按索引快速查找到需要的记录,按要求筛选记录并能连接若干个表的字段组成新表。查询对象用来合理显示数据,是一个操作的集合,它本质上是一条SQL语言编写的命令,而数据表对象用来存储基础数据,是数据的集合。查询对象里的显示数据可以由一个或多个表里的某些列按照条件组成。2. 在“联合查询”查询中,如果相联合的表的结构不完全一致,会出现什么结果?答:相联合的表的结构不一致,包括字段数、数据类型等存在差异时,往往无法将表或查询的字段合并到一个集中中查看,很难将要检索的数据完整地呈现出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