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心理咨询师考试技能考试辅导(二三级)材料.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厌恶击疗法】(行为疗法) 二级P67 ★ 基本原理:厌恶疗法的原理是经典条件反射。通过附加某种刺激的方法,使求助者在进行不适行为时,同时产生令人厌恶的心理或生理反应。如此反复实施,结果使不适行为与厌恶反应建立了条件联系。以后尽管取消了附加刺激,但只要求助者进行这种不适行为,厌恶体验照旧产生。为了避免厌恶体验,求助者不得不中止或放弃原有的不适行为。 ★ 治疗过程: 1.确定靶症状。厌恶疗法有极强的针对性,故要确定靶症状。求助者或许有不止一种不良行为或习惯,但只能选择一个最主要的或是求助者迫切要求弃除的不良行为作为靶症状。 2.选用厌恶刺激。 厌恶刺激必须是强烈的。 1)电刺激。1/4电流。 2)药物刺激。吐酒石,吐根硷,阿朴吗啡。 3)想象刺激。 4)其他刺激。憋气,羞辱,强烈的光线。 3.把握时机施加厌恶刺激。 要想尽快地形成条件反射,必须将厌恶体验与不适行为紧密联系起来。厌恶体验与不良行为应该是同步的。 ★ 内隐致敏法:一种改良的厌恶疗法。即当求助者欲实施或正在实施某种不良行为时,在想象中主动地呈现某种可怕或令人厌恶的形象,致使两者形成条件反射,达到控制行为的治疗目的。 ★ 注意事项: 1.厌恶疗法必须在严格控制下使用。 2.求助者与咨询师一定要签订知情同意书。 3.靶症状要单一而且具体。动作单一而具体。 【 模仿法】(行为疗法) 二级P71 ★ 模仿法又称示范法:是向求助者呈现某种行为榜样,让其观察示范者如何行为以及他们的行为得到了什么样的后果,以引起他从事相似行为的治疗方法。 ★ 工作程序: 1.选择合适的治疗对象。适应症和模仿能力。 2.设计示范行为。 3.强化正确的模仿行为。 在模仿法的基本操作程序中,最重要的步骤是:及时强化正确的模仿行为。 ★ 模仿法具体方式: 模仿法是建立在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之上的一种咨询治疗方式。具体方式有: 1)生活示范 2)象征性的示范 3)角色扮演 4)参与示范 5)内隐示范 ★ 注意事项: 1.影响模仿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年龄。一般的,模仿法更加适用于年轻的求助者。 2.要强调示范者的作用。示范者的表现是治疗成败的关键。通常情况下,示范者的感染力越强,模仿者的动机也就越强,成绩越好。另外,示范者与模仿者的共同之处越多,模仿的信心越足,成绩越好。 3.对正确模仿行为的强化,应当适时恰当。 【生物反馈法】(行为疗法) 二级P73 生物反馈法,是通过现代电子仪器,将个体在通常情况下不能意识到的体内生理功能予以描记,并转换为数据、图形或声、光等反馈信号,让求助者根据反馈信号的变化了解并学习调节自己体内不随意的内脏机能及其他躯体机能,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 注意事项: 1.辨别生物反馈疗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A、各类睡眠障碍;B、各类伴紧张、焦虑、恐惧的神经症,心因性精神障碍;C、某些心身疾病,如原发性高血压、支气管哮喘、经前期紧张症、紧张性头痛、书写痉挛等;D、儿童多动症、慢性精神分裂症(伴有社会功能受损)。 禁忌症:A、各类急性期精神病求助者;B、有自伤、自杀观念、冲动、毁物、兴奋不合作的求助者;C、训练过程中出现头晕、头痛、恶心、血压升高、失眠、幻觉、妄想等症状的求助者。 2.并不是每一个接受反馈治疗的求助者都能从中得到好处。因为生物反馈治疗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是他在支配那些反馈信号,而不是仪器在支配他。如果求助者不能理解各种声、光反馈信号的意义,坐在反馈仪前无所用心,他将一无所获。 行为疗法汇总表 疗法名称 基本原理 工作程序 适应症 阳性强化法 操作条件反射 明确治疗的靶目标、监控靶行为、设计新的行为结果、实施强化 慢性精神病患者和儿童的行为问题 系统脱敏法 交互抑制 学习放松技巧、建构焦虑等级、系统脱敏 对特定事件、人、物体或泛化对象的恐惧和焦虑 冲击疗法 消退性抑制 筛选治疗对象、签订治疗协议、治疗准备工作、实施冲击治疗 过度的恐惧、与焦虑有关的障碍、强迫性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 厌恶疗法 经典条件反射 确定靶症状、选用厌恶刺激、把握时机施加厌恶刺激 戒烟戒酒、强迫症,各种性变态行为和精神分裂症等适应不良行为 模仿法 社会学习理论 选择合适的治疗对象、设计示范行为、强化正确的模仿行为 各种行为障碍、适应障碍。 生物反馈疗法 植物神经通过训练也能被个体随意控制 治疗前准备、诊室训练、家庭训练 各种睡眠障碍,伴焦虑、恐惧的神经症、某些心身疾病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