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麦赤霉病的鉴别与防治.pdf

发布:2017-05-23约6.09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ofAnhui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A鲥.Sei.2009.37(35):17499—17500 责任编辑陈红红责任校对卢瑶 小麦赤霉病的鉴别与防治 李海军,孙苏阳,s_,g-g,徐文静,蒋守华(江苏省淮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江苏淮安223001) 摘要 根据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流行规律及发生特点,对发病原因进行了简要地分析,并对小麦赤霉病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危害·t3-;流行原因;防治规律 中图分类号$435.121.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l(2009)35—17499—02 小麦赤霉病是典型的气候型病害,流行年份X寸/l,麦产量 感染,引起苗腐、秆腐(图1)和穗腐(图2)等症状,而以穗腐 和品质影响很大。虽然赤霉病属气候型气流传播病害,但其 发生最为普遍,为害最重。穗腐是病菌在小麦抽穗扬花期侵 发生流行受菌源量、品种抗性、农业生态环境及栽培管理措 入,在灌浆期到乳熟期显症。初期在小穗颍壳上出现水渍状 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发生流行具有爆发性和间歇性的特 淡褐色斑点,逐渐扩大到整个小穗,再蔓延到临近小穗.病小 点,是困扰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生产持续发展的重要因 穗枯黄。气候潮湿时,小穗基部或颖片合缝处产生粉红色霉 素之一。江苏河网交错,春雨较多,冬季温度高,赤霉病流行 层;空气干燥时,病小穗枯白,不产生霉层。病菌侵染穗茎或 频率高。因此,了解和认识小麦赤霉病的发病症状、流行规 穗轴时,侵染点变为褐色,以上穗部枯死变为白穗。后期病 律及危害性,对今后开展小麦赤霉病的预报和防治工作,控 部可产牛蓝黑色小颗粒(即子囊壳)。 制大区域流行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1小麦赤霉病的危害性 小麦赤霉病除了对小麦造成严萤减产外,还会影响小麦 的品质,降低种用价值。该病由镰刀菌属真菌引起,在给小 麦的产量造成损失的同时,还产生以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为 主的真菌毒素,对人、畜都有较大的危害…。食用病麦会引 起眩晕、发烧、恶心、腹泻等急性中毒症状,严重时会引起出 血,影响免疫力和生育力等,直接对人、畜健康和生命安全构 成威胁。因此,小麦中病麦率含量达到4%以上时即不能食 用,同时说明小麦已失去商品价值。 2 鉴别 2.1与其他病害的区别小麦赤霉病与小麦白粉病、小麦 圈l 小麦赤霉病导致的秆腐 锈病的区别见表l。 2.2赤霉病危害症状 小麦各生育阶段都可被赤霉病菌 表1小麦赤霉病与其他病害的区别 图2 小麦赤霉病导致的穗厨 3侵染流行规律 小麦赤霉病南若干种镰孢属真菌引起,其病菌在土表玉 米秸秆、病麦组织等作物病残体上越冬,春季温、湿度适合时 产生子囊壳,成熟后子囊孢子经气流传播到小麦穗部,条件 适合时造成侵染。 4小麦赤霉病发生的原因 4.1与气候条件有关 小麦赤霉病的流行与气象条件关 系密切口j。当春季平均气温为9℃以上,3—5d雨天时,越 作者简介李海军(198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