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议创建平安学校管理工作新机制.docx

发布:2018-01-18约1.57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浅议创建平安学校管理工作新机制  创建“平安学校”是市教育局在“质量、安全、稳定”三大工作主题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基本情况提出的安全工作重点,也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点。创建“平安学校”确保师生有个安定,安全的学习环境是学校管理教的一项重要任务,构建和提供有效的校园环境,已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必不可少的资金建设和投入,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安全是最基本的需要,是否能够提供。一个方便,安全的环境,是家长的基本选择。学校平安教育发展的基础,失去了平安,教育就失去了基本保证。一、把握校园安全的特点  学校是人员密集活动频繁,是生活工作环境复杂的场所,其安全事故的发生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安全隐患的细微性。学校安全隐患往往是某一方面的细小疏漏,或某一环节的不规范,或某一程序的不落实造成的。比如,线路没有及时更换,门卫没有认真检查等。一些细小失误极易导致事故的发生。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安全不可有半点疏忽。  (二)安全隐患的广泛性。学校生活涉及到师生教学、活动、交往的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每一时刻都存在安全问题。安全问题广泛存在于学校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存在于每一个师员工工作的生活之中。  (三)安全隐患的潜在性。隐患来自于麻痹。来自于放松。事故的发生有时是事件组织者存在侥幸心理。对事故的隐患注意不够,教育宣传不够,对发现的隐患及时处理不够。二、探索创建“平安学校”的制度  创建平安学校关键是建立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运行有效机制,结合目前全国范围内开展学校安全管理专项整治行动,我们应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岗位、多层次加强平安学校的创建工作。  一是安全工作岗位责任制。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按照“谁主管理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的要求,明确学校领导,有关岗位的安全工作责任人,并装框挂在校内醒目的位置,强化学校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便于师生监督,通报情况。  二是加强安全工作档案管理。对学校安全工作的布置、检查、整改建立规范的档案,准确记录安全管理的日常工作,对安全隐患整体情况依据档案记录的责任单位、人员、完成标准来核查责任。  三是事故隐患排查报告制。教育系统重点自下而上的安全隐患报告制度,各岗位的隐患要向主管领导报告。学校解决不了的问题,上报教育行政部门协调解决。  四是安全工作考核制。市教育行政机关对所属学校每年定期进行安全工作专项考核。各学校对安全岗位建立定期考核制度,每年初全市教育行政部逐级签订《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结合全年工作落实情况,年终通报考评结果。  五是应急处理预案制。各级各类学校都应建立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市教育行政机关对各类预案制度进行统一规范性要求,立足人防、物防、教防相结合,讲求预案的可行性、操作性、实效性,一旦发事故,立即组织启动,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三、严格落实安全的措施  为了使创建平安学校的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注意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广泛宣传,加强教育,市教育行政机关能过举办校长,学安全管理培训班,进行安全管理教育。学校可举办安全知识讲座,开足安全教育课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通过组织安全知识竞赛,开展安全自救、自护演练等多种形式,增强师生自护、自救能力。  (2)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为载体,为强化广大师生安全育人意识,市教育行政机关应制定制度,加强教育,完善标准,严格考核、建立档案等环节做起,促进教育教师师德水平提高,增强广大教师的责任感。  (3)深入开展学校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改。按照全面覆盖留死角,整改到位的要求,多渠道多回组织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改行动。  (4)对学校安全工作进行分类管理。市教育局应对各级各类学校安全管理水平进行全面评估,实行分类管理,建立可上可下的动态管理体系,使先进者人红,落后者脸红。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