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财富管理之财富传承的.pdf

发布:2017-08-16约8.83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财富管理之财富传承 概述 根据美林全球财富管理公司的《2009 世界财富报告》显示,中国内地的高资产净值富 豪人数已经超过英国,跃居全球第四位。同时,在亚洲 1000 家最大的企业中,家族企业占 到了2/3 ;在香港,有70% 以上的上市公司由其创始人控制,至少有一半的掌门人目前的年 龄都超过70 岁。 据统计,2008 年胡润百富榜上富豪们的平均年龄为48.3 岁,年龄在50 岁以上的富豪 俯拾皆是。按照中国人的惯例,60 岁是退休的年龄。因此可以预见的是,在5 到10 年后, 中国即将迎来民间财富从第一代创业者向第二代守业者转移的高峰期。因此,财富传承自然 面然地会成为第一创富关注的焦点。 纵观不断推出的福布斯排行榜、胡润排行榜等,同样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颇有 一些年轻人以其拥有的巨额财富进入榜单,甚至排名极高。经过稍加分析后就会发现,这些 财富并非他们的原创,而是承继于父辈。这就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富豪们为什么会选择在自 己尚未老矣时就将巨额资产转移给子女? 不少专业人士对此作出了解答:虽然现在我国尚未开征财产转移税――遗产税和赠与 税,但是近年来开征财产转移税的呼声有增无减,这就迫使很多富裕人士提早开始思考财产 传承问题,而尽早将所有的财产转移给子女显然是个理性的选择。 说到财富传承,我们很自然地会想到中国的那句古话:“富不过三代”。这句话背后的 逻辑很简单:第一代人,通过创业达到事业的辉煌,一定离不不刻苦耐劳的创业精神。一旦 自己富起来了,就自然希望让自己的儿女生活得好一点。尤其是中国父母的传统观念,都是 希望把苦难留给自己,把幸福留给子女。然而,中国内地相关的财富管理工作却远没有跟上 富豪们财富增长的脚步。特别是在其中关键的工作——财富传承上,中国实在是太缺乏一些 成功经验了。 实际上,以上家族企业为代表的财富世代传承的问题不仅困扰中国的富人们,也一直 是世界性的难题。葡萄也有“富裕农民-贵族儿子-穷孙子”的说法,德国有三个词“创造, 继承,毁灭”,被用来代表三代人的命运。在美国,家族企业在第二代能够存在的只有30%; 到第三代还存在的只有12%;到第四代及四代以后依然存在的只剩3% 。 如何通过有效的财富安排实现对其财产的有效管理,并通过“定期定额定人”的方式 安排实现财产在不同继承人之间的有效分配,不公实现财产的顺利传承,并且保证家族事业 的薪火相传才是财产传承的重要内容。以此来看,财产传承不仅要考虑当代的因素,更要考 虑未来的情况,理应是一个长期安排。 首先,财产传承要实现分配过程的平滑和谐。这一看似理所当然的事情在实际生活中, 总是会遇到各种问题。事实上,近年来由于婚姻、继承引发的财产纠纷屡见不鲜,有统计表 明,从2003 年到2007 后的5 年中,全国法院系统审理的婚姻家庭、继承纠纷案件数量超过 592 万件,其中遗产继承纠纷占有相当高的比例。 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继承文化的缺失,中国人历来“讳言生死”。“言生不言死”, 遇到与此相关的话题常常退避三舍,当然就不会对财产传承进行有效安排。于是最常见的解 决方式便是法律先定下的“法定继承”。然后法定继承对于财产分配的规定是一种标准化安 排,简单直白,无法根据每个家庭的客观状况而进行灵活调整,很多纠纷就是因法定继承导 致的“合法不合理”而引发的。 其次,财产传承更要确保财产处于长期有效管理状态之下。在财富传承下一代的过程 中,财富必须被确保是安全稳定的,这样才能实现有效地“传”;同是,过早地让下一代一 次性领取巨额的财富也不利于财富的“承”,通过适当的方式进行“定期定额定人”的传承, 才能用最小的成本获得财富的最大价值的传承。 一、理念篇 根据《2010 年胡润财富报告》显示,我国目前有87.5 万个千万富豪5.5 万个亿万富豪, 其中资产在 10 亿人民以上的富豪平均年龄达到了50 岁。 另据中国社科已经远远超自身富裕生活的需求时,这批中国最先富起来的私人自 然而然地会开始考虑如何财富传承的问题。《2009 年中国私人财富报告》中指出,“财 富传承”已继“私人财富的积累”和“追求高品质的生活”之后,成为排名第三的高净 值人群需求。而且,调查显示 90% 的家族企业创始人都希望子女接班,但是一方面真 正有意愿且有能力接班的“富二代”不到 10%。如何实现事业与财富的传承,是富人 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1、财富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