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花生新品种航花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doc

发布:2017-06-12约1.31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花生新品种航花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一、选育过程 航花2号是粤油13种子第22颗返回式卫星搭载,返回地面后经多代种植系统选育而成。第22颗返回式卫星于2005年8月29日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入轨,卫星返回舱于2005年9月16日返回地面,载荷装入的返回式卫星轨道高度距地面170-490km,舱内温度为15-25℃,在轨道运行时间18天,回收后在广东省农科院白云基地进行田间试验。 2006年春植田间种植SP1代,按单粒种植。2006年秋植种植SP2代,按株系种植。2007年春秋分别种植SP3选择变异株,SP4代按株系种植。2009年选择优良株系进行鉴定圃、品比试验。 二、特征特性 该品种高产稳产。2010年度国家区域试验中,干荚果平均产量为265.58公斤/亩,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21.07公斤/亩,增产8.62%,增产达极显著水平,产量列参试品种第2位。平均仁产量为185.37公斤/亩,比对照种增产10.65公斤/亩,增产6.09%,增产达极显著水平,仁产量列参试品种第2位。 在2011年度试验中,干荚果平均产量为300.40 公斤/亩,比对照种汕油523 增产26.97 公斤/亩,增产9.86%,增产达极显著水平,产量列参试品种第4 位。平均仁产量为204.08 公斤/亩,比对照种增产18.89公斤/亩,增产10.20%,增产达极显著水平,仁产量列参试品种第2 位。 该品种抗倒性,耐旱性和耐涝性均为强。区试田间叶斑病2.2~2.8 级,锈病2.0~2.39 级。青枯病鉴定结果为高抗。 该品种含油率49.83~51.94%,蛋白质含量25.83~27.80%,油酸含量44.7~46.70%,亚油酸含量32.30~33.6%,油亚比为1.33~1.45。 该品种株型紧凑,生势强。主茎高54.4cm,分枝长58.8cm,总分枝数7.2 条,结果枝6.3 条,主茎叶片数17.1,收获时主茎青叶数9.3,叶片大,叶色绿。单株总果数18.5 个,饱果率82.70%,双仁果率83.69%,百果重199g,公斤果数579 个,出仁率67.95%。全生育期131天。 三、栽培技术要点 1.适合华南花生产区水旱轮作田种植。注意不要连作。 2.栽培上要注意适时早播,确保全苗,春植在惊蛰时种植,秋植在立秋前后种植。 3.一般株行距20cm×23cm,5行植,每穴播2粒,播种密度1.8-2.0万苗/亩。 4.播种时用多菌灵或百菌清拌种。 5.施足基肥,根据土壤肥力条件酌情确定肥料施用量。一般中等肥力的田地,施有机肥500~750公斤/亩,氯化钾5~7公斤/亩或复合肥15~20公斤/亩,尿素5~10公斤/亩,全层施肥,一次施足。 6.播种后3天内喷施都尔除草剂,每亩0.15公斤,兑水100公斤均匀淋洒畦面。 7.在土壤肥力较高、施肥量大的高产田和植株徒长过旺的情况下施用生长调节剂,多效唑在开花后30天喷施,浓度以100mg/kg为宜。土壤肥力较弱、植株长势差不可施用,以免造成植株早衰,导致减产。 8.注意田间管理,合理排灌。15公斤/亩。结荚期,酸性土可重施石灰,促进荚果发育饱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