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主-肺动脉间隔缺损合并室间隔缺损1例.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产前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主-肺动脉间隔缺损合并室间隔缺损1例1 病例介绍
女性,孕24周,G2P0,预产期2012-10-31,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主-肺动脉间隔缺损,小室间隔缺损(详见超声报告),咨询意见:以上心脏畸形属于严重先天性心脏病,出生后可能表现的症状:气促、心衰,预期治疗方法:外科手术(需于6个月前手术,最好在新生儿期),预期治疗效果:有机会根治。由孕妇及家属根据自身状况决定胎儿去留。(1)如保留,建议产科就诊,并进行染色体、地中海贫血及全身胎儿超声检查,以除外其他畸形。(2)如放弃,需尽早引产并建议尸检。
超声描述:
1.可探及切面:四腔心、五腔心、大血管短轴、主动脉弓长轴;
2.心脏节段:心脏左位,心房正位,心室右袢,主动脉正位;
心房与静脉回流:上、下腔静脉回流入右房,左、右肺静脉回流入左房,左、右房大小正常,PFO大小5.0mm;
房室连接:三尖瓣形态及功能正常,二尖瓣形态及功能正常;
心室:右室偏大,左室结构正常,室间隔缺损,大小1.9mm;
心室与大动脉连接:肺动脉瓣形态及功能正常,主动脉瓣形态及功能正常;
大动脉:主肺动脉大小正常,左肺动脉细小,宽3.4mm,右肺动脉扩张,宽6.8mm,主-肺动脉间隔缺损,大小5.6mm,主动脉大小正常,主动脉弓完整,动脉导管内径3.0mm;未见心包积液。
3.C/T:0.2,胎心率:140次/分,节律整齐;
4.颈部未见脐带压迹及绕颈脐带血流;
5.胎儿图像质量尚可。
超声提示:1.胎儿心脏畸形:主-肺动脉间隔缺损,小室间隔缺损;
2.胎儿循环阻力正常;
3.胎儿未见脐带绕颈。
2 讨论
主肺动脉间隔缺损APSD(又名主-肺动脉窗APW,又名部分型共同动脉干)为在胚胎发育的早期出现动脉干嵴与左、右圆锥嵴融合不完全,致半月瓣以上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异常交通,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其发生率仅占出生后先天性心脏病的0.1%~0.3%,男女比例1;3[1,2]。1830年Elliotson首次报道主-肺动脉间隔缺损患者[3]。1978年Mori等[4]将APSD按部位分为三种类型:Ⅰ型,缺损位于升主动脉近端,紧邻半月瓣紧上方,常紧邻左冠状动脉开口部位上方;Ⅱ型,缺损位于升主动脉远端,常累及右肺动脉起始部;Ⅲ型,主-肺动脉间隔完全缺损[1,2]。
APSD的发生率很少,在胎儿产前超声心动图检查中因心内结构无明显变化,往往易被忽略,诊断APSD注意以下超声特点:(1)短轴和心尖水平切面可清楚显示两组房室瓣和两组半月瓣。(2)胸骨旁短轴切面显示半月瓣水平,检测主动脉和肺动脉间隔。APSD时探头略微朝向胎儿心脏高位胸骨旁扫描,可显示正常双半月瓣联合和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的缺损,I型也可在心尖长轴,大血管水平显示主动脉和肺动脉间隔缺损。(3)伴随征像是主动脉瓣上升主动脉增宽,分流方向血管增宽,本例右肺动脉明显增宽,左肺动脉较细,动脉导管内径正常,血流速度稍快,见湍流信号。(4)注意主动脉弓矢状面的探查,显示APSD。(5)注意与右肺动脉起源于主动脉、共同动脉干和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相鉴别。
APSD在产前超声心动图的报道罕见,多见于出生后婴幼儿。由于胎儿期主、肺动脉之间压差较小,此交通血流速度较低,血流信号色彩多不明亮,但由于出生后血流动力学发生明显改变,肺血量明显增加,早期即出现气促、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产前明确诊断APSD可在胎儿出生前即制定周密的治疗计划,提高新生儿存活率,早发现、早手术,术后效果良好,这也是本病治疗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刘延玲主编.超声心动图诊断思维解析.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0.74-88
[2]吴雅峰主编.胎儿心血管超声诊断.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0-111
[3]Stark J和de Level.Surgery for congenital heart defects.朱晓东主译.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550~554
[4].Mori K,Ando M,Takao A,et al.Distal type of aortopulmonary window:Report of 4 cases.Br Heart J,1978,40:681
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