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状和位置公差.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形状和位置公差
2009-09-14 08:47:23 来源:阿里巴巴博客 作者:成子中 【大 中 小】 浏览:6次 评论:0条
1、基本概念
零件在加工后形成的各种误差是客观存在的,除了我们在极限与配合中讨论过的尺寸误差外,还存在着形状误差和位置误差。我们把零件上的实际几何要素的形状与理想几何要素的形状之间的误差称为形状误差,把零件上各几何要素之间实际相对位置与理想相对位置之间的误差称为位置误差。形状误差与位置误差简称形位误差。形位误差的允许变动量称为形位公差。国标 GB/T1182-1996 对形位公差作了经济合理的规定。
(1)形位公差特征项目及符号
国家标准规定,将形位公差分为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两大类和14个特征项目。各特征项目的名称及符号见下表。
表 特征项目
(2)形位公差带的形状
公差带的形状由被测要素的几何特征和设计要求决定,也即由所选形位公差特征项目决定。常用的公差带形状的主要形式有9种。
?
2、形位公差的标注
国家标准规定,在图样中形位公差一般要用框格代号标注。形位公差框格中,不仅要表达形位公差的特征项目、基准代号和其它符号,还要正确给出公差带的大小、形状等内容。
(1)形位公差框格如下图所示,形位公差框格由两格或多格组成,框格中的主要内容从左到右按以下次序填写:公差特征项目符号;公差值及有关附加符号;基准符号及有关附加符号。
?
—
0.1
?
0.1
A
B
C
∥
0.1
A
?框格的高度应是框格内所书写字体高度的两倍。框格的宽度应是:第一格等于框格的高度;第二格应与标注内容的长度相适应;第三格以后各格须与有关字母的宽度相适应。
?
(2)被测要素的标注 被测要素 是指图样上给出了形位公差要求的要素,它是被检测的对象。被测要素的箭头指引线将形位公差框格与被测要素相连。
①被测要素为轮廓要素的标注 轮廓要素 是指构成零件外形能直接为人们所感觉到的点、线、面等要素。当公差仅涉及到轮廓线或表面时,将指引线箭头置于被测要素的轮廓线或轮廓线的延长线上,但必须与尺寸线明显地错开,即不得与尺寸线重合。
当指向实际表面时,箭头可置于带点的参考线上,该点指在实际表面上。
②被测要素为中心要素的标注 中心要素 是指由轮廓要素导出的一种要素,如球心、轴线、对称中心线、对称中心面等。当公差涉及轴线、中心平面时,则带箭头的指引线应与尺寸线的延长线重合。这时指引线的箭头可以代替尺寸线箭头。
当被测要素为圆锥面的轴线时,指引线箭头应与该锥面的任一直径尺寸线对齐。在不致引起误解时,也可与锥体大径(或小径)的尺寸线对齐。
当被测要素为中心孔的角度时,框格指引线应与角度尺寸线对齐。
(3)基准要素的标注 基准要素 是指用来确定被测要素方向或位置的要素。在图样上一般用基准符号标出。
①基准代号 相对于被测要素的基准用基准代号表示。基准代号由基准符号(用约为2d粗线绘制,长度约等于圆圈直径)、圆圈(用约为1/10字高的细实线绘制,直径为工程字高)、连线(与圆圈同线型)和代表基准的字母(大写)组成,如下图所示。基准符号应靠近基准要素的可见轮廓线或轮廓线的延长线(相距约为 1mm )。连线方向应是圆圈的径向。为不致引起误解,字母E、I、J、M、O、P、L、R、F不用作基准字母。
?
A
基准要素
②轮廓要素作为基准时的标注当所选基准为轮廓要素时,基准代号的连线不得与尺寸线对齐,应错开一定距离。
?
③中心要素作为基准时的标注 当中心要素作为基准时,基准代号的连线应与相应基准要素的尺寸线对齐。
当由于地方受限,基准符号与尺寸线箭头重叠时,基准符号可以代替尺寸线箭头。
④任选基准的注法 某些零件常因结构的需要,两表面形状相似无法区别。因而它的形位公差要求就不易指定哪个面为基准,只好要求无论取哪一个表面为基准来检测另一表面时,都应满足形位公差要求,这种情况称为任选基准。
3、图样上形位公差标注的识读示例
例下图所注的形位公差的含义是:
②φ65m6外圆的圆度公差为0.004mm;
③零件上箭头所指两端面之间的平行度公差为0.01mm;
⑤φ65m6的轴线对于φ40H7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5mm。 跳动公差
发布日期:2008-7-31 14:05:03??浏览次数:717
跳动公差的被测要素为圆柱面、端平面和圆锥面等轮廓要素,基准要素为轴线。 跳动公差根据测量区域的不同,可分为圆跳动和全跳动。1)圆跳动 (1)径向圆跳动? (2)端面圆跳动? (3)斜向圆跳动 注:公差带的两个同心圆的圆心在基准轴线上!
注意:标注斜向圆跳动,指引线的箭头方向一般垂直于被测要素,与圆度公差标注有区别! 2)全跳动 全跳动——是指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