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力学计算题解题思路和方法详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分析内容 1.五年中考力学计算分析 2.2014中考力学计算预测 3.学生解题障碍 4.力学计算解题技巧 一、河北中考力学计算分析 2009年中考: 39.小明做“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时,用图18中所示的滑轮,组装成滑轮组,请在图中画出使用该滑轮组时最省力的绕法。用此滑轮组将重为3.6N的物体匀速提起时,拉力的功率为0.36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忽略摩擦及绳重) 求:(1)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和动滑轮的总重。 (2)若用此滑轮组提起小于3.6N的重物时,其机械效率将如何改变?说明理由。 2010年中考 37.某小汽车的“经济耗油量(90?km/h)8?L/100?km”,是指这辆汽车 以90?km/h的速度行驶100?km,消耗汽油8?L。 (1)如图16所示,这辆流线型汽车高速行驶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在图中O点画出汽车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该汽车在经济耗油量下沿直线匀速行驶25?km,汽车的效率为31.25%。求:汽车消耗多少升汽油及汽车的功率。(汽油热值3.2×107?J/L) 2011年中考 37.一块写有校训的花岗岩石料质量为31.8t、密度为2.65×103kg/m3,立在用砖砌成的长4m、宽2m、高0.5m的水平基座上(如图”所示),石料与基座的接触面积为2.12m2。已知砖的密度为2.05×103kg/m3,基座砖缝中水泥砂浆的密度与砖的密度相同。(g取10N/kg) 求:(1)花岗岩石料的体积; (2)石料对基座的压强; (3)石料对基座与基座对地面的压强之比。 2012年中考 2013年中考 37.如图16所示,重为1140 N的物体,它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图16 A 1.5×103 cm2。工人师傅用600?N的力匀速提升物 体,物体的速度为0.2?m/s。(不计摩擦及绳重) 求:(1)工人师傅拉绳的功率;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体重为450?N的小明用此滑轮组提升物体,但物体没有被拉 动,物体对地面的最小压强为多大。 综合分析: 通过近几年的试题分析可知,计算题以考察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试题的背景材料多从生产、生活、交通、能源、科技前沿等热点、焦点问题中提炼出计算的问题。将计算、分析、说理、设计、论证融为一体。 考查内容: 1.基本物理量:速度、密度、压强、功率。 2.主要规律:二力平衡条件(受力分析)、液体压强规律、 阿基米德原理、杠杆平衡条件、能量守恒及机械效率。 3.容易混淆的问题:重力和压力、压力和压强、漂浮和悬浮功和功率、功和能量、功率和机械效率。 二、2014中考力学计算预测 纵观近几年的物理试题,应用题目的设置由单纯的计算向学科内综合应用转变。 三、学生解题障碍 1.忽略题干、装置图或图像中的隐含条件。 2.对计算公式及其变形式掌握不好。 3.对基本物理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认识模糊。对题干中的各相关物理量不能建立有效地联系。 4.不能正确进行受力分析。 5.对综合计算有畏难情绪,难以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 四、力学计算解题技巧 计算题的一般解题步骤: 第一步:认真审题.明确现象和过程,确定给出的条件或题目中隐含的条件. 第二步:找关系,也就是针对题目内容分析综合,确定解决问题的方向,选择适合的规律和公式,找准相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第三步:列出表达式.这一步是在明确了各个已知量、未知量及某个物理量在题目中叙述的物理现象或物理过程变化时存在的关系,根据公式或规律列出相应的表达式,并推导出待求物理量的计算式. 第四步:代入数据求解,这一步是把所用到的已知物理量的单位统一后,把已知量的数据代人计算式中,通过正确运算,得出答案.同时对答案进行合理化验证,最后确定正确答案. 四、力学计算解题技巧 计算题的一般解题步骤: 四、力学计算解题技巧 解计算题的思维方法: 1.正向思维法:由已知条件入手。 2.逆向推理法:由待研究量入手。 3.双向交叉法:对综合性强、信息量大、涉及知识点多的复杂题目需由已知条件入手看能推出什么新条件,同时由待研究量入手向前推理,看需要哪些相关量,使前后能联系到一起。 四、力学计算解题技巧(不同题型的解题关键) 装置图类:滑轮 四、力学计算解题技巧(不同题型的解题关键) 装置图类:杠杆 四、力学计算解题技巧(不同题型的解题关键) 四、力学计算解题技巧(不同题型的解题关键) 四、力学计算解题技巧(不同题型的解题关键) 力学计算解题思路和方法 深州市于科中学 物理教研组 考点: 1.确定滑轮组的绕线方法。 2.机械效率、速度的计算。 3.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 O 图16 考点: 1.流体压强与流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