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年整理]中国钢结构的发展史.doc

发布:2017-02-16约2.01万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钢结构发展史,中国钢结构必走向世界 中国钢结构的发展史,清晰地记录了国家从限制用钢到鼓励用钢政策的调整,这也为钢结构行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政策环境。钢结构行业包括设计与施工(制造、安装),其中设计居于首要位置。钢构设计的第一步是正确选择结构方案,方案选择正确,钢结构才会更好地具有建筑节地、节能、节材、经济、适用、美观等优势。 未来十年将是世界钢结构行业调整格局和进一步发展的时期,也是我国实现世界钢结构大国和强国宏伟目标的关键时期。在钢铁、船舶制造,高铁建设中,我国已跃居世界第一,正在努力向钢结构第一大国前行。我国经济已进入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型时期,这个时期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一方面,从现在到2020年,这一时期可以被看作中国的战略机遇期。从长远来看,国际经济大势对中国国力的增强是有益的。另一方面,这一时期也可以被看作中国的战略转型期。中国经济体制各方面的转型都将在这一时期内更加深化。经济发展方式将会发生系统的、根本的转变。衡量经济发展的标准将不再单纯围绕GDP,而是要综合生产方式、创新成果、研发能力、运行方式等多方面的因素加以衡量。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飞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一个经济大国,但还称不上经济强国。未来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企业在扩张规模的同时,更要注重提升控制力和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更应当注重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发展方式,拓展视野,进而推动中国钢结构行业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 一、钢结构产业发展应上升为国家战略 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作为产业结构战略调整,应制定国家“钢结构产业振兴规划”。首先,国家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当前,我国钢结构产业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国家应继续加大产业支持力度,增加研发资金投入,加紧出台、落实税收和金融优惠政策,鼓励采用钢结构建筑产品,例如:超高层大跨度建筑、大型桥梁等。大力提倡学校、医院、机场、车站、体育场馆等建筑钢结构化,并将以上建筑用钢列入国家储备用钢。呼吁政府部门给予中国钢结构相关单位和企业更多施展的机会,使大多数企业可以参与各类钢结构工程,充分发挥钢结构节能的作用。 二、钢结构产业的企业战略 ——设计层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钢结构产业进入科学、跨越发展的新局面,钢结构建筑越来越高,规模跨度越来越大,造型越来越新。钢结构设计者应遵循少费多用的结构哲理,以最少的结构提供最大承载力。结构设计者应把建设结构用钢视为设计水平的最高境界。我国近年来的一些建筑追求怪异,实际做出来不但水平不高,而且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最好的钢构往往构件布局简明、传立路径短捷、结点小型化,展现现代钢结构的魅力。 面对愈演愈烈的国际化竞争,加强总体设计能力建设,包括引进国际化设计团队在内的企业设计实力的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此,我们的方案是——国际化的思维、国际化的眼光、国际化的视野。希望国家尽快成立具有世界级水平的钢结构设计院所,满足我国迅速发展的钢结构产业需求。将“绿色、低碳、节约用钢”的设计理念贯彻在设计的全过程中。在过去,用专业眼光看待建筑设计,它是一门高深的技术和学问。但是,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建筑领域越来越凸显艺术与建筑的高度融合。并且,建筑外型的优雅与内部结构的精密也互为表里,映衬着一个国家的建筑发展水平,更反射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因此,中国钢结构技术的成熟,势必体现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中,势必展现在中外人民的目光之下,从北京奥运会的场馆,到上海世博中国馆,再到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以及城市当中愈来愈多的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现代钢结构建筑,这强烈昭示着:中国钢结构的春天,已经到来!我们的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要充分解放思想,勇于创新;要使用新型、轻巧的结构体系。 ——协会层面 协会是全国钢结构业发展交流的大舞台。通过建立公共信息平台,以适应当今产业信息化年代的到来。社会资源信息传播已经网络化,对资源信息利用率大幅度提高,面对这样的变局,我们立足于企业自身实力的同时,也要拿出技术攻关的热情和干劲,打好市场信息搜集与传递这一仗。要想在这一问题上不落人后,就要积极构建我们自己的信息航母。企业要想破浪远行,要靠源源不断的市场需求鼓励推动,而与此同时阴晴不定的市场又迫使我们去不断调整着自己的方向,不断更新着自己的技术,藉此发展壮大。通过协会对中国钢结构建设成就和杰出成果的展示和宣传,必将对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代表之一的钢结构的推广产生深远的影响。 ——制造层面 近年来,行业深入推进市场化取向改革,其理论基础之一就是对钢结构供应链的整合和优化。从供应链的角度出发来观察钢结构的市场化改革取向,这是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不仅可以对以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