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主义音乐审美观对古典主义时期及声进行的影响.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启蒙主义的“理性音乐审美观”对古典时期和声进行的影响
内容提要:本文以启蒙主义的“理性音乐审美观”与古典时期和声进行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二者进行分析与研究,深入阐述了启蒙主义的“理性音乐审美观”对古典时期和声进行的影响,希望以此能对说明形成古典时期和声进行特点的原因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 键 词:启蒙主义的“理性音乐审美观”、和声进行、影响
18世纪启蒙主义音乐审美意识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强调理性精神。启蒙意味着“光明”与“照亮”,但其重要源泉确是理性精神。恩格斯曾在《反杜林论》一文中这样讲到,启蒙者就是“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而运动的主要途径是宣扬理性、人权、和提倡知识,强调一切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由此可见,理性的思维是启蒙主义文化的基础,而当时音乐作为启蒙文化的一部分,也必然要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作合理的解释,所以和声在这一时期深深地打上了理性的烙印。早在17世纪,笛卡尔曾与他的法国朋友哲学家、音乐理论家马林﹒麦尔桑尝试完成“和声的数学基础合理化”的任务,但是这个任务最终是由启蒙时期的作曲家拉莫来完成的,拉莫在理性上成功的解释了和声的原理。在此之前的一些和声理论只是说明应该怎么做,并不去探讨这样做的理由。他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就是用几何三倍级数来证明主和声与属、下属和声构成调性和声的支柱,尽管证明的过程存在缺陷,但是证明的结果却广泛的被和声理论界所接受。拉莫作为近代和声理论的奠基人,他的理论明显的体现了17、18世纪人们所崇尚的理性精神,这种理性精神在他的理论中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他用科学的原理来证明和声存在的合理性;第二,从宏观上使和声成为了一门系统化的理论体系;第三,试图为和声运动的逻辑性寻找科学的理论依据。拉莫的具有启蒙主义理性精神的和声理论对古典主义和声产生了深远影响。古典音乐时期的代表人物海顿、莫扎特、贝多芬所运用的和声就是以这一理论为基础,如他们的作品都是以三度叠置为基础,都是以正三和弦为主要和弦等,并且他们的和声在此基础上,使理性思维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这种发展在和声进行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性精神对和声进行“限于体现明确的功能关系”的影响。
在巴洛克时期,尽管和声的功能关系已经确立,但各级和弦之间的非功能连接却还是普遍存在,和弦的连接并不完全体现明确、积极的功能关系。
但随着启蒙运动的开始,启蒙思想家对所有知识提出了系统化、理性化的要求,所以,和声的进行必须符合理性的逻辑,IV(II6)—V(7)—I、V(7)—I、IV(II6)—I这三种公式化的和声进行(尤其前面两种)由于最能体现和声的功能逻辑而在运用中取得了绝对的主导地位,“在亨德尔的作品中还经常出现的V—IV的和声进行被海顿认为违反功能逻辑而不予使用”。
二、理性的审美观对声部进行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巴洛克时期狂热于即兴演奏,所以有些声部大多是即兴填充,这也是文艺复兴以来人们崇尚自由的一种表现。但到了古典主义时期,由于在长期的理性主义精神的影响下,作曲家已完全控制了自己的音乐,对于和声中四个声部的进行与连接都有严格的理性要求,声部的进行既要保持平衡与对比,又要符合调性逻辑的功能性原则,这些原则的建立在理性上正是客观规律在音乐中的具体反映,也可以说是对自然规律的一种模仿。启蒙思想家看待音乐的一种核心观点正是音乐对自然的模仿,而这种观点在当时又存在两种不同的意见倾向,一种认为艺术所模仿的自然就是现实存在的万事万物,包括自然的物与人都具有的一种内在次序与规律;另一种认为音乐是对人的情感的模仿。不管是哪一种模仿理论,在和声的进行中它们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声部进行的平衡与对比是对运动物体的特点与客观世界中多样统一关系的反映。早在17世纪法国哲学家、数学家和音乐理论家麦尔生就说过:“音乐中的音程能反映人的肉体、心灵、世界的首要因素以及事物的运动。”所以事物运动的特点对于和声运动的形态肯定会产生深刻影响。对于物体运动的特点我们了解最深的莫过于对人的自身运动的了解,如我们需要运动,那么我们首先要保持自身的平衡,这是所有物体运动时所表现出来的一个最基本的特点。声部进行的平衡性也可以说是对这一特点的模仿,所以为什么古典时期的作曲家在配和声时要求在声部的不同的进行方向中求得一种平衡,这也是受以理性审美为基础的模仿论的影响,在此之前的巴罗克时期与之后的浪漫主义时期,由于审美观的不同,声部的平衡性要求就没这么严格了。声部进行的对比性也是对世界万物之间存在的客观规律的一种模仿,世间万物的关系,用哲学的话来说应是多样统一关系,多样性与对比性是这个宇宙世界的一个显著特点。当然这个对比性并不是无限制的,他要保持声部运动平衡的基础上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声部进行的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