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ppt

发布:2018-12-14约6.61千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 * * * * * 一、古典主义时期 二、喜歌剧的发展与格鲁克的歌剧改革 三、古典的交响乐套曲和奏鸣曲式的形成 四、海顿和莫扎特 五、贝多芬 第三章 从启蒙运动到贝多芬(古典主义音乐时期) (1750-1830) 西方音乐史中的古典主义时期通常指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段时期。维也纳出现了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三位古典主义大师,他们的杰出音乐作品和音乐风格被称为近代欧洲音乐艺术的“经典”。 十八世纪下半叶,从法国兴起而后遍及欧洲的“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它代表着经济力量进一步增强的资产阶级,为在政治上取代封建阶级而发动的思想领域内的猛烈攻势。启蒙学者们提出了以人道主义为核心的“自由”、“平等”、“理性”等口号,启迪了人们的思想,并直接成为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旗帜。十八世纪下半叶至十九世纪欧洲音乐家的思想与创作受到这一运动的极深刻的影响。 一、古典主义时期 这一时期的音乐文化,主要有以下一些情况: 1、由于新兴资产阶级的积极参预,这一时期的音乐生活显得空前活跃。 2、以往的音乐家一直处于贵族、教会奴仆的地位,而启蒙运动为他们指出了一条走向独立、自新的自由艺术家的道路。 3、这一时期的音乐作品有着新的内容和新的形式,从生动活泼、市民化的意大利喜歌剧,到真挚朴素、“返回自然”的格鲁克的歌剧; 4、人们通常把这一时期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时期”这是把海顿、莫扎特、贝多芬所代表的创作风格概括起来,作为本时期音乐的特征。 古典主义时期 喜歌剧的兴起 18 世纪上半叶意大利出现了喜歌剧,这是在启蒙主义思潮影响下,一反意大利正歌剧“矫揉造作”而追求“自然”的一种新的歌剧体裁形式。十八世纪出现的喜歌剧,是与传统正歌剧相对而言的一种新风格的声乐形式。 意大利的佩格莱西(1710-1736),他的《女仆作夫人》被认为是第一部独立的意大利喜歌剧。 十八世纪下半叶的喜歌剧作曲家,以皮契尼 (1728-1800)为代表,重要作品有《温顺的女儿》。他的学生契玛罗沙(1749-1801)受到启蒙思想的更多影响,作品《秘密婚姻》》由于生动地表现了人们社会等级价值观念的转变而引起轰动。 二、喜歌剧的繁荣和格鲁克 1752 年,一个意大利歌剧团把《女仆作夫人》带到巴黎演出,激起了法国文化界“喜歌剧之争”。 卢梭等一些启蒙思想家,热情赞扬这种大众化倾向的歌剧体裁,卢梭还综合了意大利喜歌剧及法国传统的集市戏创作出了喜歌剧《乡村卜者》,证明以法国语言能够谱写这种新风格的音乐。这场争论促进了法国喜歌剧的发展。 1762年巴黎建立了喜歌剧院。不少法国作曲家投入了这种体裁的创作,写出了许多法国民间集市戏与意大利喜歌剧相结合的法国式喜歌剧作品。 喜歌剧在法国 格鲁克(1714-1787)是德国人,就学于布拉格,后在意大利完成学业,早年主要创作传统风格的意大利歌剧。1741年格鲁克在维也纳结识了具有新思想的意大利诗人卡萨比基,开始创作更为严肃深刻、真实质朴的新型歌剧。这几部最初的改革歌剧使格鲁克备受注目。后来他接受法国邀请,在巴黎全面开展了他的歌剧改革事业。 他认为:歌剧声乐的旋律要去除不必要的装饰,音乐必须在戏剧的支配下简洁地陈述出来;千篇一律的返始咏叹调的形式,如果破坏了剧词的连贯性,就不应该采用;序曲的基调应与整个戏剧的基调相吻合;简洁和清晰应是歌剧音乐永远追求的原则。 格鲁克改革的主旨是:“质朴和真实是一切艺术作品的美的伟大原则”;歌剧中音乐的“真正使命”是“和诗配合,以便加强情感的表现”。 格鲁克的歌剧改革 在西方音乐历史中古典主义时期是器乐音乐繁荣的时代。 D·斯卡拉蒂为著名歌剧作曲家A·斯卡拉蒂的儿子,他受意大利歌剧抒情旋律的熏陶,然而他成就于古钢琴音乐,创作了近六百首单乐章钢琴曲,后人称作《奏鸣曲》。 C·P·E·巴赫是J·S·巴赫的次子。长期在柏林和波茨坦任弗里德里希大帝的古钢琴师,是柏林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键盘音乐作品在古典主义早期具有重要意义。他最后五集奏鸣曲是为表现幅度更大的钢琴 而创作的。C·P·E·巴赫的器乐音乐表现风格直接影响了古典维也纳乐派。 早期的交响曲是18 世纪初意大利歌剧序曲(Sinfonia),它渐渐脱离歌剧,成为一种独立的管弦乐体裁形式在音乐会上演奏。18 世纪中叶,德奥各地宫廷纷纷兴起管弦乐队,其中曼海姆、维也纳和柏林成为交响乐发展的中心地。 交响乐套曲和奏鸣曲式的运用普遍,并逐渐定型为完美的古典形式,是这一时期另一重要的音乐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