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正式版)H-Y-T 135-2010 海床基海洋环境自动监测平台系统(正式版).docx

发布:2024-07-09约7.11千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07.060

N92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HY/T135—2010

海床基海洋环境自动监测平台系统

Seabedbasedenvironmentalmonitoringplatform

2010-08-31发布

2010-10-01实施

国家海洋局发布

I

HY/T135—2010

前言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技术中心提出。

283)归口。本标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

2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技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齐尔麦、孙思萍。

1

HY/T135—2010

海床基海洋环境自动监测平台系统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海床基海洋环境自动监测平台系统(以下简称海床基平台系统)的产品组成、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海床基平台系统的生产、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3306标牌

HY

008—1992海洋仪器术语

HY

016.2—1992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

低温试验

HY

016.3—1992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

低温贮存试验

HY

016.4—1992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

高温试验

HY

016.5—1992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

高温贮存试验

HY

016.6—1992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

温度变化试验

HY

016.11—1992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

振动试验

HY

016.12—1992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

冲击试验

HY016.15—1992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水静压力试验

HY/T027—1993海洋仪器计数抽样检查程序和表

HY/T042—1996海洋仪器分类及型号命名办法

3术语和定义

HY008—1992中确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海床基海洋环境自动监测平台系统seabedbasedenvironmentalmonitoringplatform

能够搭载满足规定接口要求的仪器,坐落在海底长期、自动工作,并能够在接收到控制信号后上浮水面(以便回收)的海洋环境监测平台。

4产品型号与组成

4.1产品型号

海床基平台系统的型号命名应符合HY/T042—1996的规定。

4.2产品组成

海床基平台系统由水下工作平台载体(包括系统支撑配重架、仪器舱、浮体等)、声学应答释放器、定时释放器、中央控制机和电池舱组成。其中,定时释放器、中央控制机和电池舱可根据实际需要选配。

2

HY/T135—2010

5技术要求

5.1重量和浮力

5.1.1重量

海床基平台系统在负载情况下,在水中的净重量应不小于100kg。

5.1.2浮力

海床基平台系统的浮力要求包括:

a)在仪器舱空载情况下,释放后为上浮部分提供的净浮力(空载净浮力)应不小于1000N;b)在仪器舱负载情况下,释放后为上浮部分提供的净浮力(负载净浮力)应不小于500N。

5.2外观要求

海床基平台系统的外观要求包括:

a)表面的涂层应均匀、牢固;

b)产品标识应清晰、完整;

c)紧固件、接插件应无松动现象;

d)系统配置的各种设备外观应完好,装配后应固定牢靠。

5.3工作环境要求

海床基平台系统应满足以下工作环境要求:

a)最大工作水深:不小于100m;

b)在海底坡度不大于10°,海底地质非淤泥、珊瑚,最大底层流速不大于1m/s的条件下能够正常工作;

c)工作温度:-20℃~40℃;

d)温度变化:符合HY016.6—1992规定的最低温度-20℃、最高温度40℃的温度变化条件。

5.4贮运条件

海床基平台系统应满足以下贮运条件:

a)贮存温度:-40℃~55℃;

b)在运输和搬运过程中经受振动和非重复性冲击时,系统能够保持工作适应性和结构的完好性。

5.5系统释放成功率

系统释放成功率应不小于80%。

5.6声学应答释放器的技术要求

声学应答释放器的功能是通过水上机对水下机进行应答测距和遥控释放。主要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