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湘教版(单元测试)试题合集.docx

发布:2024-11-08约5.61万字共1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湘教版(单元测试)试题合集

目录

《第一章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试卷...............................1

《第二章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试卷...............................16

《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试卷...........................35

综合复习与测试试卷..............................................53

期中试卷........................................................70

期末试卷........................................................88

初高衔接试卷...................................................104

《第一章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试卷(答案在后面)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哪一项不是可再生资源?

A.水资源B.太阳能C.生物资源D.矿产资源

2、关于人口增长对自然资源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加剧了对土地的压力,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B.增加了对水和能源的需求,加剧了资源短缺

C.促进了科技发展,有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D.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加剧

3、以下关于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东部地区土地资源丰富,西部地区土地资源贫乏

B.土地资源类型多样,但耕地、林地资源相对较少

C.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较低

D.土地资源分布均匀,没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4、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表述,错误的是:

A.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B.在发展中注重环境保护,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者的协调发展

C.优先发展重工业,以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

D.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5、下列哪种资源是在地质历史时期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

A、煤炭B、石油C、天然气D、风能

6、下列哪个区域是环境承载力较低的?

A、塔里木盆地B、珠江三角洲C、长江三角洲D、沿海经济发达区

7、题目: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下列哪项活动不利于环境的整体保护?

A、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

B、大力开发房地产项目

C、鼓励植树造林

D、实施垃圾分类处理

8、题目:以下哪项措施有助于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A、跨流域调水

B、过度开发地下水

C、严禁使用化肥和农药

D、推广传统农业种植模式

9、人类主要利用的自然资源在农业社会阶段是:

A.野生果实

B.水土资源及气候资源

C.矿产资源

D.后天资源10、图示虚线方框展现了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存在的激烈矛盾,其外在表现主要是:

A.环境的破坏、资源的短缺

B.经济迅速发展

C.新材料应运而生

D.资源利用范围越来越广

11、下列哪项措施对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最为有效?

A.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B.扩大城市道路网络

C.提高工业生产效率

D.加强城市电力供应

12、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经济增长是唯一目标

B.应当追求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C.可持续发展主要关注当前人类的需求

D.发展中国家应先发展经济再考虑环境保护

13、下列关于城市绿地系统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改善城市气候

B.增加城市用水量

C.改善城市环境

D.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

14、以下关于自然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资源是无限的

B.自然资源的利用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C.自然资源的利用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D.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无足轻重

15、下列哪种能源的开发和使用对环境影响最小?

A、石油B、天然气C、核能D、太阳能

16、以下哪个选项是人类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的表现?

A、大规模开采地下水B、过度使用河流水资源

C、建设节水型社会D、禁止所有工业用水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

第一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西北地区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型经济,推广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1)分析影响该地区水资源利用的主要因素。

(2)说明发展节水型经济的意义。

第二题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制约了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建设节水灌溉系统、推广耐旱作物种植等。

材料二:某研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