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代的文化哲学看赫德的文化思想.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十七期 (2007 年 1 月) 頁21-50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
從當代的文化哲學看赫德的
文化思想?
游淙祺
東吳大學哲學系
摘要
本文探討當代哲學的文化論述對赫德文化思想的詮釋,檢討其
恰當性並評估赫德文化思想的價值。所謂當代哲學的文化論述我以
當代德國學者 W. Welsch所提出的三個概念,「文化多元性」
(multiculturality) 、「文化間際性」(interculturality) 與「文化跨越性」
(transculturality) 來作說明。在對這三個概念的闡述中我們瞭解赫德
在 Taylor的文化多元性論述主要是提供了真誠性的理念 (the ideal
of authenticity) ,也就是現代文化相當重視的人人要作他真正的自己
此一道德理念。赫德在 Holenstein的文化間際性論述中被視為浪漫
主義的代表,主張同質性高而封閉的文化個體,它不利於文化之間
的相互溝通。在 Welsch 有關文化跨越性的論述中,赫德是提出單
? 作者感謝兩位匿名審查者對本文所提出的審查意見。作者在修改本文時雖然無法
完整地回應這些意見,但體認到這些意見對於作者進一步思考相關問題的重要性,
僅再次致謝。
22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 第十七期
一文化概念的主要代表。單一文化概念由社會同質、族群聚合、文
化標界三個要素所構成。文化總是屬於同一民族之文化,代表著該
民族生存的成果。每個民族文化都具有與外界相隔的文化界線,因
此和其他文化產生隔離,不同的文化就其核心而言彼此是互相區隔
的。本文認為,赫德所談的文化民族或是民族文化思想在上述三種
文化論述中被過度誇大。回到赫德的文本,我們發現赫德重視啟蒙
時代的歐洲人過度誇大理性對文化發展的重要性,以理性為標準去
評價其他文化,而忽略了每個時代及每個地區的文化都是具有內在
的完美性與獨特性。
赫德一方面肯定所有人的共同面——人性,另一方面也肯定人
性因應著不同區域的自然環境,氣候地形等因素而展現出不同的風
貌,亦即形成不同的語言系統、宗教信仰與風俗習慣等。換言之,
赫德注重文化的獨特性與彼此之間的差異性;既然每個文化都有其
獨到之處,赫德主張每一個文化都應該自我肯定,也應該被其他文
化所認可。本文指出,即使在全球化盛行的當代,該思想仍極有價
值,因為赫德對肯定所有人類的共同特質,肯定文化間的相互理解
與溝通的可能性。就此而言,本研究認為當代哲學中對赫德的若干
詮釋是值得商榷的。
關鍵詞:赫德、文化哲學、文化多元性、文化間際性、文化
跨越性
從當代的文化哲學看赫德的文思想 23
前言
面對文化問題時,人們常出現的疑惑是,究竟自己所認同的文
化模式是否能夠得到普遍的認同?對文化差異現象有所意識的人
肯定不會如此主張,對他們來說所有文化都是相對的,尊重與容忍
別的文化是一種美德。站在相反立場的人會質疑是否一切都是相對
的,他們的疑問是:如果行為模式、價值觀念都是相對的,則我們
不該也不可能評價別人行為的對錯,縱使欺騙、無故殺人等罪行都
不能加以譴責,而一些基本的人權觀念例如免於恐懼的自由等也不
能算是普世的價值。普同主義 (universalism) 與殊異主義
(particularism) (或是相對主義relativism )是兩種典型的文化觀點,
孰優孰劣,向來未有定論。作為文化哲學家,赫德往往被視為文化
相對主義的代表,因為每一個文化對他來說都是完整的有機個體,
都具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價值觀與幸福理念。文化之間並不存在著
衡量所有文化表現的統一標準,所以對各個文化進行比較並沒有意
義。在當代的文化哲學觀點中,我們可以看到有些論述認同或延續
赫德的觀點,主張文化間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