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禽流感流行病学及健康教育1.ppt

发布:2018-06-03约6.22千字共5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是否出现异常死鸡就可以认为是禽流感? 目前,在我国导致家禽包括鸡死亡的疫病较多:禽流感、新城疫、鸡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大肠杆菌病、禽霍乱等 另外,其他因素如中毒或寄生虫等因素也可以导致家禽死亡 家禽出现异常死亡就推断为禽流感是不科学的 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鸡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 蛋产量明显下降 呼吸道出现卡他症状;有罗音、流泪、窦炎 头、面部水肿 羽毛竖起 无毛处皮肤,鸡冠与肉垂水肿、发绀 腹泻和神经错乱 全身症状重,表现为突然发病,短时间内可见食欲废绝、体温骤升、精神高度沉郁,一般发病后一周内死亡 发生过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疫区,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再养鸡? 疫点内所有禽只及其产品按规定处理后,在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监督下,进行彻底消毒 21天后,经动物防疫监督人员审验,认为可以解除封锁时,由当地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向原发布封锁令的政府申请发布解除封锁令 疫区解除封锁后,要继续对该区域进行疫情监测。一般情况下,6个月内如果疫区没有发现新的病原,即可再开始养鸡 进鸡前,要对养鸡场进行彻底的福尔马林熏蒸消毒,空场数天后就可以开始进鸡 如何规范我国农户家禽的饲养 方式、条件? 良好、科学的饲养方式是预防禽流感的关键。从实际出发,应做到: 家禽应当在室内养殖,养禽场应远离公共场所、交通要道和其他动物生产场所,远离野生鸟类栖息的河道、湖泊等 禁止不同的家禽如鸡、鸭、鹅混养,禁止禽和猪混养 禽舍内严禁麻雀等飞鸟和老鼠进入,这些动物通常是病原微生物的携带者 引种必须健康、没有传染病,家禽饲养实行全进全出制度 做好禽舍和饲养员的日常消毒卫生工作,禽舍勤打扫、勤消毒,每次进禽之前和家禽出栏之后,要彻底消毒禽舍 饲养员进出禽舍要消毒,避免走家串户,无关人员不能进入禽舍。对养殖场、过往车辆以及场区周围的环境都要进行严格的消毒 要在当地畜牧兽医部门的指导下进行免疫接种,并定期进行血清学监测,以保证疫苗的免疫预防效果确实可靠 保证合理的饲养密度,良好的通风,优质干净的饲料 个人如何预防感染禽流感病毒? 传染病预防控制三环节 -消灭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预防人感染禽流感病毒也可以从三环节来采取相应措施 个人如何预防感染禽流感病毒? 消灭传染源 -病死禽或感染禽立即捕杀、并焚烧或 深埋等无害化处理 -隔离治疗人禽流感疑似、临床诊断、确诊 病人(可能发生人传人) 个人如何预防感染禽流感病毒? 切断传播途径 -尽量避免与禽类、野生动物过度亲密接触 ,更不接触病死 禽、不吃病死禽肉 -禽笼与人宿舍相对分开 -禽流感疫区、人禽流感患者污染场所、物品严格消毒 -保持室内通风良好 -烹饪家禽、煎煮禽蛋一定要煮熟,不吃白斩鸡等未 煮透的禽肉、蛋 -疫区处理病死禽、医护人员救治人禽流感患者时做好个人 防护 ┅ ┅ 对病死的鸡是否高温加工后 就可以食用? 通常来说,很多病死鸡只死亡原因不清。通过高温加工后尽管可以杀死病原,但对于一些耐热的毒素或由于某些药物过量导致死亡的情况,则很难通过高温加工后变得安全,特别是一些病死后已经变质的鸡,吃后对人的危害更大 因此,对病死的鸡,尤其是病因不明的鸡只是不能食用的 消费者吃了注射了禽流感疫苗的家禽以后是否会影响到人的健康? 不会 因为我们注射的是灭活苗,它没有感染性 由佐剂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可以通过确定屠宰前疫苗免疫接种时间来解决。按规定,屠宰前28天停止接种疫苗,屠宰时机体内疫苗佐剂已被吸收 因此,不会因使用禽流感疫苗而影响酮体品质,也不会影响到人体健康 直接参与扑杀禽鸟的工作人员 应该怎样做好个人防护? 穿戴合适的防护衣物 ① 穿防护服,或者穿长袖手术衣再加一件防水围裙 ② 戴可消毒的橡胶手套 ③ 戴N95口罩或标准手术用口罩 ④ 戴护目镜 ⑤ 穿可消毒的胶靴,或者一次性的鞋套 洗手和消毒 ① 密切接触感染禽鸟的人员,要用肥皂洗手 ② 禽鸟的扑杀和运送人员在操作完毕后,要用消毒水洗手 健康监测 ① 所有暴露于感染禽鸟和可疑禽场的人员均应接受卫生部门 监测 ② 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的扑杀人员和禽场工人应尽快接受卫 生部门检查 ③ 上述人员的家人也应接受健康监测 ④ 免疫功能低下、60岁以上和有慢性心脏和肺脏疾病的人员 要避免从事与禽接触的工作 ⑤ 相关人员和兽医应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