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管理分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7 页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管理分析
[摘要]:目前我国的物流企业正处于起步与发展阶段,资金相对短缺,企业实力也相对薄弱,尤其是在现有的物流作业中,成本始终居高不下。本文主要以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强物流成本管理的意义,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提出的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 物流企业。本管理.
第三方物流自20世纪九十年代初逐渐在中国发展起来,并且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然而其成本管理存在着大量的问题。物流是现代企业竞争最重要的领域之一,物流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物流成本,而加强物流运作管理的关键控制并最终降低各种物流费用所造成的成本。物流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对物流成本的正确理解,分类并有效控制是增强其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为控制成本就可以在价格上取得优势。
一、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强物流成本管理的意义
(一)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物流成本在产品成本中占有较大比重,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降低物流成本就意味着扩大了企业的利润空间,提高了利润水平。
(二)有利于增强企业竞争优势
物流成本的降低,首先意味着增强了企业在产品价格方面的竞争优势,企业可以利用相对低的价格在市场上出售自己的产品,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扩大销售,并以此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其次可以增强时间和质量上的竞争力,企业可以通过物流成本管理,改善物流流程,削减不必要的物流环节,减少低效率的作业,提高响应速度和服务质量,减少企业流动资金的占用,加快资金周转速度。
(三)有利于提高企业物流管理水平
加强物流成本管理可以改进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物流消耗的大小。因此,企业要降低物流成本水平就必须不断改进物流管理的方法及技能。
二、物流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与网络建设相对滞后
信息管理系统是物流企业的中枢神经和提供高效、高质量服务的技术支撑。物流企业系统,货运管理系统,仓储管理系统,供应链意外管理系统和国际贸易物流系统等复杂的物流管理系统应用更少,功能很不完善,对内部及供应链企业间业务的管理、分析能力差,导致运营效率低下。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一是物流企业经营网络不健全,行业内信息交流严重不足;二是DEI、互联网、、GSI、条形码等信息技术利用率和应用水平低,信息回馈能力有限,与客户之间信息兼容和共享能力差等。
(二)忽视物流链条作业分析
物流系统的形成与发展就是体现出一种对时间、空间成本节约的追求。通过准点供货满足现代生产企业“零库存”生产的要求。由于物流过程涉及包装、装卸、运输、仓储、配送等一系列环节,如果这个链条上某个环节出现不协调,就有可能使全部或大部分链条运转停滞,准点供货和零库存等目标都无法实现。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物流企业还没有真正对链条的各环节、各作业点进行分析、调整、优化,导致物流作业过程效率低下、差错率和货损率据高不下,阻碍了成本管理和控制工作的进一步深化。
(三)物流企业组织化、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低
我国至今少有物流企业能够为客户提供准确的成本核算方案,更不用说制定一套完善的降低物流成本策略,管理粗放,运作不规范,具体体现在:缺乏科学的决策程序,规范化、标准化的运作流程,完善的质量衡量机制和持续改进创新机制。因此,企业经常遇到发展战略与资源不匹配,不能准确预测评估市场变化及企业内部资源;运作成本与工作质量要求不匹配,缺少业务流程运作程序操作指引三级质量文件;组织架构和岗位的设置不匹配,人员管理、业务管理混乱,资源内耗大;服务的可靠性、连续性、一致性和服务承诺不匹配,服务复制能力低,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承载设施和设备标准不统一,匹配性差,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低,物流多功能一体化协作能力差,无效作业环节增加,影响了市场快速反应能力。这些问题的存在将制约我国物流企业国际竞争能力的提升。
(四)成本控制缺乏以客户为导向的综合控制观念
近年来,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客户要求越来越多样化,物流服务的个性化特征越来越显著 根据不同客户的要求和各自的特点,提供全方位的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已成为物流企业新的挑战,因此对物流的要求也倾向于实行多批次的小批量配送和适时配送,也即物流服务多样化但许多第三方物流企业还在用同一水平的物流服务,对待不同的顾客,大多数企业只是企图在过去物流系统的基础上降低物流成本,尚未建立适应现代化生产方式的物流系统,以适应多批次小批量物流和及时配送来满足不同顾客的要求成本控制上也没有以顾客为单位进行成本核算和控制,导致客户满意度不高降低了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
(五)物流成本的核算存在明显缺陷
我国目前企业财务制度中没有对物流成本设立单独的会计科目来进行核算,而是将与物流活动相关的各种支出列示于企业的各项费用内,或者仅仅将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