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化学第2轮复习备考研讨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0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备考研讨;一、三年高考回顾与展望二、二轮备考方法与策略;一、三年高考回顾与展望; 山东省是全国率先实施新课改的4个省市之一,至今已成功地连续进行了3次高考,并随着山东高中素质教育改革的整体推进与尝试,使山东教育走在了全国素质教育改革的前列。
分析山东新课改以来3年高考化学命题特点,对正在进行或即将实施新课改高考的高三复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题
号;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合金材料中可能含有非金属元素
B.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病毒的蛋白质受热变性
D.在汽车排气管上加装“催化转化器”是为了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题
号;10.下列关于氯的说法正确的是
A.Cl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作氧化剂
B.17Cl、17Cl为不同的核素,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C.实验室制备Cl2,可用排饱和食盐水集气法收集
D.1.12LCl2含有1.7NA个质子(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题
号;11.元素在周围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
B.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
C.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D.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题
号;12.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CCl4可由CH4制得,可萃取碘水中的碘
B.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
C.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能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
D.苯不能使KMnO4溶液褪色,因此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题
号;13.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明矾[KAl(SO4)2·12H2O]在水中能形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B.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不可能与氧气发生反应
C.浓H2SO4有强氧化性,常温下能与Cu发生剧烈反应
D.将SO2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后加热恢复原色;将SO2通入溴水,溴水褪色后加热也能恢复原色;题
号;14. 是制备硫酸的重要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催化剂V2O5???改变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
B.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C.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将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题
号;15.某温度下,相同pH值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平衡pH值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ll为盐酸稀释时的pH值变化曲线
B.b点溶液的导电性比c点溶液的导电性强
C.a点KW的数值比c点KW的数值大
D.b点酸的总浓度大于a点酸的总浓度;题
号; 围绕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核心内容,紧扣考试大纲中内容和要求的变化部分,全面深入的对学生进行考察。题总分14分,平均分7.53分,难度系数0.538低于二卷总难度系数,中等难度。 ;28.(14分)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氮、氧等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有重要意义。
;(2)O2 (g)= O2+ (g)+e- ;(3)在25℃下,向浓度均为0.1 mol·L-1的MgCl2和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__________沉淀(填化学式),生成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已知25℃时 Ksp[Mg(OH)2]=1.8×10-11,
Ksp[Cu(OH)2]=2.2×10-20。;(4)在25℃下,将a mol·L-1的氨水与0.01 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溶液中c(NH4*)=c(Cl-),则溶液显______性(填“酸”“碱”或“中”);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电离常数Kb= 。;题
号; 用实验和计算等方式,从原电池的组成、金属腐蚀的原理分析、电解电极反应等角度全面深入的考察电化学知识。题总分12分,平均分6.52分,难度系数0.543低于二卷总难度系数,中等难度。 ;29.(12分)Zn-MnO2干电池应用广泛,其电解质溶液是ZnCl2-NH4Cl混合溶液。
(1)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 。电池工作时,电子流向 (填“正极”或“负极”)。
(2)若ZnCl2-NH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