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中越边境地区无线电监测分析与探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图1 无线电监测车在边境口岸开展监测工作
广西中越边境地区
无线电监测分析与探讨
■
广西无线电监测站
梁振朝
商小杰
0 前言
广西与越南接壤,有着637公里长的陆地边境
线、1595公里长的海岸线。近年来,随着两国经 济的不断发展,中越边境地区无线电通信事业迅猛 发展,无线电业务种类和无线电台(站)数量急剧 增加。特别是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边境与内地进一步拉近了距离。每年在广西南宁市 举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 峰会,成为我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与东盟 间区域合作的重要平台。广西在交通、能源、旅 游、贸易、投资等方面突显出不可替代的区位优 势,逐步形成了面向东南亚,全方位、多层次、宽 领域的开放格局,成为中国参与东盟区域合作的主 体和前沿。
为深入了解广西边境地区的电磁环境状况, 进一步掌握中越边境地区的无线电频率使用情况并 加强边境地区无线电频率台站管理工作,由广西自 治区无线电监测站牵头,边境地区相关地市无线电 管理处配合,于2006年开始至今多次对防城港市、 崇左市和百色市等边境区域进行无线电频率和电磁 环境监测,分别对民用航空导航、公众移动通信、 广播电视、各种对讲业务等重要频段进行监测和分 析。几年来,共采集频谱图1000多幅、监测记录表 格300余份、监听录音文件近200M B,初步获得了广 西边境地区电磁环境数据资料。图1为广西无线电监 测车在边境口岸开展监测工作。
1 广西边境地区电磁环境分析
在边境无线电监测工作中,我们充分利用移动
监测车和边境已安装投入使用的遥控固定站的监测 设备,采用C级遥控固定站与移动监测车相结合的 方式,对广播电视、无线对讲、航空导航、公众移 动通信、集群、数传、气象等重要业务频段进行监 测,同时做好监测数据的保存和现场图片的收集工 作,并将固定站和移动监测车的监测数据进行比对 分析。
经统计,边境地区的无线电信号主要以广播、 电视以及公众移动通信业务为主。公众移动通信则 以G S M、C D M A、P H S制式信号为主。越南覆盖我方 的无线电信号也集中在广播、电视、移动G S M等??? 号类型。边境地区的无线电业务应用主要集中在人 口较多、贸易往来频繁的一类和二类口岸城市,如 东兴市、凭祥市浦寨口岸等,中越双方信号互相越 界覆盖问题在这些地区较为突出。而在地形复杂、
图2 东兴市GSM900频段监测频谱图
图3 东兴市GSM900频段945.2MHz测向示意图
图4 中越双方GSM900频率分配方案
2007年监测频谱 2008年监测频谱 图5 东兴市GSM1800频段频谱比较
图6 北仑河对岸越南芒街市新建的广播电视发射塔
专题
边境无线电管理
山地较多的区域,如离边境较远的沿边公路路段,
越方越界信号影响范围不大。
(1) 移动通信业务频段
针对G S M900频段,我们使用工程手机和移动通 信信号自动化测试软件来对中越双方的移动通信信 号作测试,区分双方的移动通信信号。同时采用监 测测向系统的测向结果进行验证,可较为准确地区 分出中越双方G S M频段使用的频率及信道。图2为东 兴市G S M900频段某时刻监测频谱图,图3为东兴市 GSM900频段945.2MHz某时刻测向示意图。
此外,广西无线电监测部门对其他移动通信业
务频段进行了监测。通过监测数据比对,我们发现 东兴等贸易往来频繁的口岸在G S M1800频段的业务 量大幅增加。图5为东兴市G S M1800频段频谱对比。 但受限于监测设备功能、指标等因素,我们还无法 通过监测手段来确定在G S M1800频段、无线接入频 段(1785M H z~1805M H z)及P H S频段上是否存在越 方的业务信号。
(2)广播、电视频段
近年来,越方的广播、电视信号在贸易往来频 繁的口岸城市,如东兴市、凭祥市浦寨口岸等地信 号强度有所增加,使用频率也有所增多。甚至在一 些偏远的边境地区,如平孟口岸、垌中口岸等地, 也发现了越方新增的广播或电视信号。表1为东兴市 发现的越南电视信号情况,图6为北仑河对岸越南芒 街市新建的广播电视发射塔。
表1 东兴市发现的越南电视信号
中越双方的移动通信业务挤占同一频段,容
易产生同频或邻频干扰,造成通信阻断或通话质量 下降。为避免此类情况发生,2007年度的中越无线 电频率协调会上,中越双方重点就G S M900M H z频 段信道分割使用与场强越界覆盖的技术指标及测试 地进行探讨和协调,并初步达成了共识,为双方运 营商的协调与合作打下良好基础。图4为中越双方 GSM900频率分配方案。
2007年
2008年
台标
图像频率
伴音频率
图像频率
伴音频率
VTV1
175.25MHz
181.75MHz
175.25MHz
181.75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