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闻传播学》李良荣-课件-第一章.ppt

发布:2018-02-24约1.48千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新闻活动 第一节 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一、新闻活动不限于和大众传播工具的直接接触,包括人们为沟通客观世界新近变动情况所进行的一切活动。 看报纸,听广播是新闻活动,人际交往中的信息传播同样是新闻活动。 二、任何国家、阶级、行业都需要获取一定的新闻,才能在社会中求得生存发展。 信息社会,信息成为重要的资源,影响着生产和生活,而新闻正式众多信息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对于个体,获取新闻是人们社会化的需要。 个体对于新闻的需求,可以分为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 物质层面的:直接跟个体利益相关,如天气信息,周边新闻,等跟个体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 精神层面的:不跟个体利益直接相关,如国际新闻,国家大事等等,这些与个体的人相距较远,但是仍然被人们所关注,这是因为,在这个过程当中人们可以完成自身的社会化,也就是说在这样的过程中,使自己与社会的发展同步,免予在社会中被孤立。 第二节 新闻活动是人类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 一、原始社会的新闻活动 客观世界的变动关系到人类的生存。 人类的社会性的生产和社会性的生活决定了人类从事新闻活动的需要。 人类从事新闻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动。 二、奴隶社会的新闻活动 阶级的产生,文字的使用,复杂的社会分工,商业的发展,使得信息被大量需求。 三、封建社会的新闻活动 封建社会用于传递统治信息的原始邮政系统出现,以及专门搜集信息的国家机关产生。 我国的封建邮政系统: 周朝设烽火台,并有邮驿传递军报。汉朝每三十里置驿,由太尉执掌 。 唐代邮驿设置遍于全国,分为陆驿、水驿、水陆兼办三种,驿站设有驿舍,全国有1639个驿站,驿务人员共2万人。 从事信息搜集信息的国家机关:邸 中国邸报始于汉代,属于手抄新闻。邸报是地方政府驻京之“邸”发行之报纸。其先本为对地方政府之一种“中央新闻报告”,但以后由于社会对于新闻的需要,也开始对外发行。 综合各种社会的新闻传播活动: 变动产生新闻;关系决定需要 第三节 新闻活动的渠道 一、亲身传播 个人对个人的传播。常见方式为面对面的交流。文字传播如书信也是亲身传播的种类之一。 优点,对象明确,反馈快,互动好。 二、大众传播 四大媒体,国外还将杂志,书籍,电影也作为大众传播的内容。 特点是面向全社会传递信息,无明确的传播对象,速度快,范围广,但是互动性与反馈差。 三、群体传播 如群众集会,新闻发布会,座谈,小组讨论等。 优缺点介于前二者之间。 四川发生6.1级地震 已致21人死亡 北京时间2008年8月30日16时30分,在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交界(北纬26.2度,东经101.9度)发生6.1级地震,震中位于攀枝花市区东南约50公里。震源深度10公里。 人民网乌鲁木齐8月30电 (记者戴岚 王慧敏)新疆喀什系列袭警案告破:29日晚19时许,新疆警方锁定“8·12”和“8·27”恐怖袭击案疑犯,在抓捕疑犯时,歹徒暴力拒捕,被当场击毙6人、击伤捕获3人。其中恐怖团伙1号头目被击毙,2号头目被抓获。 8月12日,在喀什地区疏勒县亚曼牙乡与伽师县米夏乡交界处的一综合治理检查站发生一起严重暴力袭击事件:当天凌晨,一辆汽车开至检查站时,突然一伙人从车上跳下举刀朝检查人员一顿乱砍。造成3名检查人员牺牲,1人受伤。   8月27日,警方在伽师县克孜勒博依乡对“8·12”嫌疑人调查取证时,又遭到数名犯罪嫌疑人突然袭击。造成我公安干警和民兵2人牺牲多人受伤。 * * 邸报(887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