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竞争力及其评价的研究文献综述.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企业竞争力及其评价的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通过阅读有关企业竞争力及其评价研究的相关文献可以发现,关于企业竞争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竞争力模型和核心竞争力四个方面。学者对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从只关注内部因素到开始考虑外部因素的存在,从只进行定性分析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这一过程可以说明针对企业竞争力的研究一直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近年来,企业竞争力研究的关键部分转向核心竞争力,因为只有形成符合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才能从根本上增强企业的实力并提升其价值。有关竞争力及其评价的已有研究已经相对全面和系统,但是研究的深度及针对具体行业中企业的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入和完善。
关键词: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核心竞争力
0引言
企业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市场中,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持续的比其他企业更有效的向市场消费者包括生产性消费者提供产品或服务,并获得盈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企业竞争力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企业在全行业的处境。因此,企业如何能在竞争中处于优势,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只有客观准确的对企业竞争力水平进行评价,了解企业的短板,制定切实符合自身发展的战略部署,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梳理国内学者的研究文献可以发现,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方面的文献占企业竞争力研究总文献的31%,核心竞争力占30%,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竞争力模型各占9%,竞争力理论占8%。从中不难发现,核心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这两方面已经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本文对企业竞争力及其评价研究进行文献综述,其目的在于,综合学者们的过往研究,使读者能快速全面地了解企业竞争力及其评价已有的研究和成果同时便于企业管理者了解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1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1.1内部影响因素研究
目前,对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大多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进行。
关于内因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企业的营销能力和技术能力,尤其是技术能力中的创新能力。高山行,李姝(2015)认为,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因素是技术能力和营销能力,因为两种能力需要的资源可能不太一样,所以需要整合资源,使资源利用达到最大化,尽量减少资源的空闲状态。
裴云龙(2013)认为企业原始性创新能力直接决定了企业竞争力的强弱。这是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的最根本的方法。
王永伟(2012)以诺基亚和苹果公司进行案例对比,研究发现,组织惯例可以使企业不断重复之前的行为,但是会形成路径依赖,所以需要进行组织惯例的不断更新,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1.2外部影响因素研究
学者对关于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外部因素,主要归结为应对市场和政府的能力。胡平(2013)认为企业的外部总网络会对企业竞争优势产生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的外部网络可以直接作用于企业的竞争力,也可以间接的通过企业内部资源作用于企业竞争力。
金碚(2014)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形势下,研究了近30年的我国经济走势和相应政策。研究发现,最利于企业发展的关键是保持我国经济稳定的增长,同时高技术产业比重的提高并没有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其原因主要是企业自身没有做好优化产业结构升级。
唐晓华(2011)认为学者大多忽视了政府对企业生存发展的决定性影响,基于此,唐晓华构建了大企业竞争力的“双能力”理论。认为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因素包括应对市场的能力和应对政府的能力。徐雷(2013)在唐晓华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如何使这两种能力协调发展,不互相制约。
2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1适用于全行业的指标体系研究
王健(2014)从企业竞争力的来源出发,以中国企业联合会设计的全国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为雏形,通过优化整理,形成了四个方面:经济效益、财务状况、管理水平和科技水平,共含有24个明细指标的评价体系。
张进财,左小德(2013)将企业竞争力细分为表层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和支持平台竞争力,并且在评价指标的计算方面,并不是单一指标单独评价,而是综合所有评价指标系数,统一评价。徐鑫(2010)认为经营环境、资源、能力和知识这四个方面共同作用于企业竞争力。
以上学者所构建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适用于每个行业,具有普遍性,可以在宏观上对企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但是,为了精确地了解企业实际竞争力,需要针对行业的特殊性,增加相关指标。
2.2针对某一行业的指标体系研究
张铁山,古超等(2014)在我国电解铝企业面临市场价格上调、人工成本增加等多重因素的情况下,适时的提出了针对电解铝企业的竞争力评价体系,该体系较为全面地考核了电解铝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为相关企业起到了积极的借鉴作用。
朱文涛,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