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组织讲义第六章.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产业组织课程讲义 第六章 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的概念: 一般而言,当两个单位的同种产品对同一消费者或者不同消费者的售价不同,则意味着价格歧视。 斯蒂格勒:当两种产品或更多的相似产品出售的价格与其边际成本不同,那么就产生了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的类型: 价格歧视的条件 ⑴厂商具有市场势力 ⑵厂商可以有效的分割市场 ⑶消费者之间不能转售套利 * * 一、完全价格歧视 完全价格歧视(一级价格歧视):垄断厂商按照每个消费者的边际意愿支付出售其产品。 1、异质消费者的完全价格歧视 2、同质消费者的完全价格歧视 同质消费者相当于存在一个消费者,效用函数 其中 为偏好参数。垄断者提供要么接受要么放弃的费用-数量组合 ,实现完全价格歧视。 垄断者的利润最大化是: 由一阶条件可得 产量选择实现了帕累托效率,消费者剩余为零。 二、二级价格歧视 基本概念 假设存在两类消费者,垄断者知道有 个消费者属于 类, 个消费者属于 类,但无法判别具体消费者的类别, 。 1、考虑垄断者实行两部定价 垄断者利润为 假定消费者效用函数是 单个消费者 的需求是 消费者剩余是 在保证两类消费者都购买的条件下,垄断厂商可以收取的最大固定效用是: 市场总需求是: 其中 垄断者选择价格极大化其利润 由一价条件可得 由于 所以,两部定价 不能导致社会最优,消费者消费的太少。 2、费用—数量组合的二级价格歧视 假设垄断者为 消费者制定组合 ,为了让每一类消费者选择各自的组合,必须满足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 对 消费者 参与约束 激励相容约束 对 消费者 参与约束 激励相容约束 只要 消费者的参与约束和 消费者的激励约束的等式成立,上面四式都成立。 厂商利润是 将两个约束条件代入可得: 厂商选择 和 进行利润最大化,由一价条件 高类型消费者的消费量是社会最优,低类型消费者消费量低于社会最优。 垄断者总是可以用费用-数量组合达到两部定价的结果,表明组合方式获得比两部定价更多的利润 三、三级价格歧视 基本概念:厂商通过消费者的一些外部特征可以可以将其分为一些相互分割的市场,从而在不同的市场中收取不同的价格。 假设厂商通过可观察信号将消费者分割为 个不能相互套利的市场,其需求函数是 ,厂商的生产成本是 ,垄断者选择价格最大化利润 可得一价条件是 即 结论:在三级价格歧视下,厂商在高弹性市场中的价格较低。 三级价格歧视的福利含义,在规模报酬不变的条件下,如果需求函数是线性的,三级价格歧视不会改变市场总产量,所以会降低社会福利。 假定厂商具有边际成本 ,而固定成本为零。 如果不能进行价格歧视,厂商在两个市场统一定价 ,市场 的需求为 ,社会总福利是 其中 , 为阻断价格 如果可以实行价格歧视,厂商利润是: 两种情况下社会福利的变化是: 第一项是消费者剩余的变化,正负不定,第二项是厂商利润的变化,一定大于零。 考虑到消费者剩余是价格的递减凸函数 将消费者剩余在 处泰勒展开可得: 由 进一步可得: 社会福利变化的下限是: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