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无线温度控制系统.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36
PAGE 1
单片机无线温度检测系统
单片机无线温度检测系统
摘要
论文设计了一个基于89C52单片机的无线温度检测系统。其主要内容有:对温度的采集,传输和检测系统的设计思路和整体框架进行分析,然后从系统的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进行详细论述。整个系统由两个系统组成,主控系统由显示模块,无线收发模块nRF905和主控芯片单片机89C52组成,主要进行参数设定,检测信号发送和温度数据接收,实时显示。从控系统由温度传感器DS18B20,无线收发模块nRF905和从控芯片单片机89C52组成,主要进行温度数据采集,发送和设定参数的处理。本文对硬件和软件进行了框图设计,电路图设计和程序设计。
关键词:单片机,无线发送接收,温度检测,短距离
目录
绪论4
1.1 无线温度检测系统的背景4
1.2 无线温度检测系统的发展前景5
1.3 无线温度检测系统的目的和意义7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8
2.1 系统的总体结构8
2.2 单片机型号的选择方案8
2.3 温度传感器的选择方案9
2.4 无线收发模块选择方案10
2.5 液晶显示模块选择方案11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12
3.1 系统电源电路设计12
3.2 温度采集端硬件电路设计13
3.3 液晶显示电路设计17
3.4 无线收发电路设计18
系统软件设计23
4.1 温度采集程序设计23
4.2 无线收发程序设计28
结论35
参考文献36
第一章 绪论
1.1 无线温度检测系统的背景
单片机自1976年由Intel公司推出MCS-48开始,迄今已有二十多年了。由于单片机集成度高、功能强、可靠性高、体积小、功耗地、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等一系列优点,目前已经渗入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无处不在,无所不为”。单片机的应用领域已从面向工业检测、通讯、交通、智能仪表等迅速发展到家用消费产品、办公自动化、汽车电子、PC机外围以及网络通讯等广大领域。
按照内部数据通道的宽度,单片机可分为4位、8位、16位及32位等。单片机的中央处理器(CPU)和通用微处理器基本相同,只是增设了“面向检测”的处理功能。例如:位处理、查表、多种地址访问方式、多种跳转、乘除法运算、状态监测、中断处理等,增强了实时性。
单片机有两种基本结构形式:一种是在通用微型计算机中广泛采用的,将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合用一个存储器空间的结构,称为普林斯顿(Princeton)结构。另一种是将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截然分开,分别寻址的结构,称为哈佛(Har-vard)结构,一般需要较大的程序存储器,目前的单片机以采用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截然分开的结构为多。
单片微型计算机自从问世以来,作为微型计算机一个很重要的分支,应用广泛,发展迅速,尤其是美国Intel公司生产的MCS-51系列单片机,由于其具有集成度高,处理功能强,可靠性高,系统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等优点,在智能仪器仪表、工业检测检测、机电一体化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本文讨论的单片机无线温度检测系统的核心是目前应用极为广泛的51系列单片机,配置了外围设备,构成了一个可编程的温度测量和显示系统,具有体积小,可靠性高,功能强等特点。不仅能满足所需要求而且还有很多功能可供开发,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Intel公司以专利转让的形式把8051内核技术转让给许多半导体芯片生产厂家,如ATMEL、PHILIPS、ANALOG、DEVICES、DALLAS等。这些厂家生产的芯片是MCS-51系列的兼容产品,准确地说是与MCS-51指令系统兼容的单片机。这些兼容机与8051的系统结构(主要是指令系统)相同,采用CMOS工艺,因而,常用80C51系列来称呼所有具有8051指令系统的单片机,它们对8051单片机一般都作了一些扩充,更有特点。其功能和市场竞争力更强,不该把它们直接称呼为MCS-51系列单片机,因为MCS只是Intel公司专用的单片机系列型号。MCS-51系列及80C51单片机有多种品种。它们的引脚及指令系统相互兼容,主要在内部结构上有些区别。目前使用的MCS-51系列单片机及其兼容产品通常分成以下几类:基本型、增强型、低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