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1年大众传播学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九).doc

发布:2017-09-05约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1年大众传播学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九)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 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 无分。 1. 麦克内利把关模式的不足之处是() A. 单一化 B. 把关链 C. 缺乏反馈 D. 每个“关口”平起平坐 答案:D 2.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受众调查在数据的处理分析方面进入到了高级统计、分析性考 察的更深层面上,其标志是() A. 亚运会广播电视宣传效果调查 B. 首都知名人士对龙年的展望 C. 奥运会宣传效果报道 D. 国庆报道效果调查 答案:A 解析:(P227) 3. 对于我国的新闻喉舌功能在美国不存在的原因理解正确的是() A. 美国新闻完全客观、自由,不需要这一功能 B. 中国处于新闻事业发展的高级阶段 C. 说明美国社会传播功能出现失调 D.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具有多变性 答案:D 4. 以时间和意图两个要素相组合,将大众传播的效果分为四种类型的是() A. 麦奎尔 B. 戈尔丁 C. 戈培尔 D. 霍夫兰 答案:B 5. 提出“S—M—C—R”传播过程模式的学者是() A. 戴维·伯洛 B. 拉斯韦尔 C. 施拉姆 D. 德福勒 答案:A 6. 在我国首先提出受众本位理论的是() A. 喻国明 B. 郭庆光 C. 陈崇山 D. 张国良 答案:C 7. “政治既有倾向”是()中的理论假说。 A.B.C.. A. 《舆论学》 B. 《人民的选择》 C. 《人际影响》 D. 《创新与普及》 答案:B 8. 创新与普及的研究表明,“知识沟”的根源在于不合理的() A. 社会政治结构 B. 社会经济结构 C. 社会教育结构 D. 社会文化结构 答案:B 9. 传播学研究的主流方法是() A. 定量分析 B. 定性分析 C. 矛盾分析 D. 结构分析 答案:A 10. 下列属于隐功能的是() A. 监测环境 B. 传递文化 C. 娱乐功能 D. 形成“脑海图景” 答案:D 11. 下列属于非语言传播的高级层次的是() A. 武术 B. 呐喊 C. 演讲 D. 舞蹈 答案:D 12. 下列属于梅罗维茨的研究著作的是() A. 《媒介即讯息》 B. 《帝国与传播》 C. 《空间感的失落:电子传播媒介对人的社会行为的影响》 D. 《媒介通论》 答案:C 13. 在麦克卢汉的笔下,与电视一起被划归为“冷媒介”的还有() A. 电话 B. 电报 C. 无线电广播 D. 无声电影 答案:A 14. 下列说法与议程设置功能的研究结论不符的是() A. 受众对议题的经验越是间接,受媒介影响越大 B. 受众对媒介信息接触量越大,受影响越大 C. 人际传播的频度对媒介的议程设置效果有抑制和强化两种作用 D. 传媒的议程设置对知识水准高、政治关心程度高的人影响较大 答案:D 15. 按照学术渊源划分,下列不属于传播学者的是() A. 施拉姆 B. 霍夫兰 C. 米勒 D. 贝雷尔森 答案:B 16. 第三次飞跃,即解决传播的条件(外部结构)问题,是()完成的。 A. 线性模式 B. 控制论模式 C. 社会系统模式 D. 沉默螺旋模式 答案:C 17. 传播的自我中心性功能是()发现的。 A. 皮亚杰 B. 托尔曼 C. 斯蒂芬森 D. 麦奎尔 答案:A 18. 把关人所处的位置,就是卢因指出信息在传播渠道中流通必经的() A. 地区 B. 门户 C. 门区 D. 枢纽 答案:C 19. 最基本的信息层次是() A. 语法 B. 语义 C. 语用 D. 语境 答案:A 20. “有限效果论”忽略的传播效果层面是() A. 环境认知 B. 价值形成 C. 价值维护 D. 社会行为示范 答案:A 21. 控制论的核心概念是() A. 反馈 B. 控制 C. 把关 D. 系统 答案:A 22. 对“议题”的不同类型进行分类研究的是() A. 麦库姆斯 B. 李普曼 C. 温达尔 D. 韦伯 答案:D 23. 人们常常比较容易回忆起在报刊、广播、电视报道中占显著位置的新闻,这一现象印证了 () A. 认识连贯论 B. 认知不和谐论 C. 实用论 D. 可获得性(易得性)论 答案:D 24. ()最早提出“舆论领袖”的概念。 A. 拉斯韦尔 B. 拉扎斯菲尔德 C. 施拉姆 D. 麦克卢汉 答案:B 25. 在“使用与满足”的早期研究中,使用的方法主要是() A. 面访记录法 B. 心理实验法 C. 实地调查法 D. 内容分析法 答案:A 26. 被称为“系统抽样”、“机械抽样”的是() A. 简单随机抽样 B. 等距随机抽样 C. 整群随机抽样 D. 雪球抽样 答案:B 27. 下列传播学者中曾进行“警钟效果”实验的是() A.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