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基于智能仪表和PLC的液位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毕业论文.doc

发布:2018-11-14约2.63万字共5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东北林业大学专科毕业设计 PAGE 2   前言 1.1课题研究背景、意义和目的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液位变量是最常见、最广泛的过程参数之一。在石油工业、化工生产、电力工程、机械制造和食品加工等诸多领域中,人们都需要对各类流体的液位高度进行检测和控制.由于其具有工况复杂、参数多变、运行惯性大、控制滞后等特点,它对控制调节器要求极高。 在工程实际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调节器控制规律为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简称PID控制。PID控制器问世至今已有近70年历史,它以其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工作可靠、调整方便而成为液位控制的主要技术之一。 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引起了仪表结构的根本性变革,以微型计算机(单片机)为主体,将计算机技术和检测技术有机结合,组成新一代“智能化仪表”,在测量过程自动化、测量数据处理及功能多样化方面与传统仪表的常规测量电路相比较,取得了巨大进展。智能仪表不仅能解决传统仪表不易或不能解决的问题,还能简化仪表电路,提高仪表的可靠性,更容易实现高精度、高性能、多功能的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仪表的智能化程度将越来越高,不但能完成多种物理量的精确显示,同时可以带变送输出、继电器控制输出、通讯、数据保持等多种功能。 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是一种应用广泛非常的自动控制装置,它将传统的继电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融为一体,具有控制能力强、操作灵活方便、可靠性高、适宜长期连续工作的特点,非常适合液位控制的要求。目前常用的可编程控制器中,西门子公司的S7-300PLC以其编程软件STEP7的简洁易用和通信网络的功能强大得到业内人士的普遍认可。 1.2液位控制系统的发展状况 近几十年来,控制系统已被广泛使用,在起研究和发展上也已趋于完备,控制的概念更是应用在许多生活周遭的事物。液位控制系统已是一般工业界所不可缺少的,举凡蓄水槽、污水处理厂等都需要液位元的控制。使用液位控制系统来自动维持液位高度,工作人员可以轻易在操作室获知整个设备的储水状况,大大减低工作人员工作的危险性,同时更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及简便性。 除了传统的PID控制系统外,近年来随着智能仪表和PLC的发展,加入智能型控制的系统也得以应用。 近几十年来,在自动控制理论和设计方法发展的推动下,国外液位控制系统发展迅速,美国、德国、日本等技术领先国家,生产开发出一系列性能优异、实用性强的液位控制器以及相应的仪器仪表,并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这些先进的控制器不仅能实现各种复杂环境下的液位控制系统的控制,而且运用先进的算法,采用自适应控制、自校正控制、模糊控制、人工智能及计算机技术,使液位控制器的适用范围更加广泛。国外的液位控制器正朝着高精度、智能化等方向快速发展。 反观我国,虽然液位控制系统在国内生产生活的应用十分广泛,但国内的液位控制器的发展水平仍然不高,同先进国家的差距仍然很大。国内液位控制器仍以常规的PID控制器为主,无法适用于滞后、复杂、时变的液位系统控制。智能化、自适应的控制系统,国内还没有相关的成熟技术。我国相关控制器大量依靠国外的成熟技术,这些都是必须正视的现实。所以,发展先进的液位控制技术是我们必须重视的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液位控制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高精度、智能化、人性化的液位控制系统是国内外液位控制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 1.3论文研究内容 本论文研究的是智能仪表与PLC技术在液位控制系统上的应用。从整体上分析和研究了控制系统的硬件配置,控制对象数学模型的建立,控制算法的选择和参数的整定,人机界面的设计等,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章,对液位控制系统应用的背景进行了阐述,并说明了智能仪表和PLC在工业控制系统领域的发展状况,指出了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 第二章,简单概述了智能仪表以及PLC的基本概念以及结构功能等基础内容。 第三章,介绍了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包括了硬件的配置,电路图的设计,程序设计,系统的通信等内容。 第四章,研究了控制器的设计方法。采用PID控制算法以及临界比例度法整定参数,最终完成控制器的设计。 第五章,介绍了人机界面的设计。 第六章,介绍了系统的测试及应用。 第七章,总结全文。 第二章 智能仪表与可编程控制器基础 2.1智能仪表基础 2.1.1智能仪表的定义及发展现状 智能仪表是指仪表中配有微控制器,使其具有对数据、命令等进行存储、运算、逻辑判断及自动化操作等功能。随着微控制器(包括单片机、DSP、ARM等)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普及,智能仪表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新型智能仪表在测量过程自动化、测量结果的数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