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风险和管控.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风险和管控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和自身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施工企业的应收账款快速攀升,应收账款的本质是企业在市场活动中的一种赊销行为,占用着企业的资金成本和机会成本。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重视和分析应收账款所面临风险,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提高应收账款周转速度,降低企业风险。此外,还应强化管理人员对应收账款的风险意识,通过加强应收账款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跟踪等途径,从而提高应收账款管控水平。
关键词:应收账款 原因 风险 管控
应收账款是企业资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资金的一种占用形式和表现方式。资金如同企业的“血液”,如果应收账款庞大且难以清收变现,资金则不能及时回流,就会形成“供血不足”。由于建筑施工企业承建的项目投资较大,施工期较长,加之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以及一些企业自身在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问题等原因,很容易造成大量应收账款被拖欠,导致资金周转困难甚至出现财务危机,影响到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分析应收账款形成原因、存在风险,制定应对措施加以管控,以控制应收账款规模,促进资金尽快回笼,提高资产周转效率。
一、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形成原因
建筑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和国家拉动经济需求,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规模不断发展壮大,资产总量空前增加,然而应收账款总量和所占比重也在增加,成为影响企业资产质量的瓶颈。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经营方式不同和对应收账款管控力度的强弱,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应收账款质量。有的企业全年应收账款余额较高,有的企业月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占月平均营业收入比例较大,应收账款周转速度较慢现象普遍存在,造成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日益增加主要有以下因素。
(一)市场竞争激烈,企业不得不加大投入形成应收账款
建筑施工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准入门槛不高使施工企业不断增加,其生产能力已经过剩,形成“僧多粥少”的局面。施工企业在承揽工程过程中,竞相压低标价,施工企业垫资能力、资金实力是其能否承揽到工程的重要因素。许多工程承接的前提就是垫资,施工企业为生存,不得不接受发包方苛刻的条件,迫于竞争压力而大量垫付资金,导致应收账款加大,不能及时回收。
(二)项目扣留的各项保证金,因施工周期长形成应收账款
一般建筑施工项目会随着每期结算扣留一定比例的各类保证金(质量保证金、安全保证金、履约保证金等)而形成应收账款,保证金大多需等到项目完工后并满足各项要求后才能返还,由于施工项目投资较大,工程周期较长,需要等到项目完工后具备条件才能收回应收账款,导致应收账款逐年增加。
(三)企业自身重视不足,管理不到位形成应收账款
部分建筑施工企业自身重视不足,应收账款管理意识薄弱,制度不落实,不加强日常管理,清收力度不够,又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不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解决,不注意维护自身权益,导致有些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清收,形成坏账,给企业造成损失。
(四)部分企业信誉度缺失,恶意拖欠形成应收账款
部分企业信誉度缺失,在经营活动中不讲诚信。在市场化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企业在单位之间的经济往来中,没有诚信观念,恶意拖欠工程款项的现象较为严重,造成债权企业应收账款长期得不到回收,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建筑施工企业身处这种环境中,也深受其害。
二、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存在风险
由于各种原因形成的应收账款,严重影响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周转,同时也加大了企业的资金成本和风险。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长期大额挂账,增加企业坏账风险
建筑施工企业在完成项目工程量后,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形成的应收账款占用了企业大量的流动资金,降低企业的资产周转效率。此外由于各种因素,在应收账款中总有一部分不能收回,形成呆账、坏账,而且发生坏账损失往往与应收账款的多少成正比,也就是说,应收账款越多,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越大。应收账款形成坏账,直接给企业造成损失。
(二)导致信息失真,增加企业财务风险
施工企业确认收入时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当期收入并形成应收账款,如果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则当期利润并没有形成现金流入,使企业的经营成果被夸大而导致信息失真。同时应收账款长期挂账可能会形成坏账面临损失,将会使企业财务信息失真,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三)占用大量资金,增加企业筹资风险
由于应收账款占用企业大量资金,如果长期未能收回,施工企业为保证项目的正常运转,只能通过各种筹资方式筹集资金,采取何种举债方式,就等于给企业套上怎么样的枷锁,背上资金包袱。另一方面对外筹资所支付的利息成本不断增加,逐渐形成“钱不能生钱”,反而“利滚利”的现象,增加企业筹资风险。
(四)资金机会成本增加,企业成本增加。
应收账款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