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工程_第十章_工作抽样.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Contents : 1.工作抽样概述 2.工作抽样的原理与方法步骤 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一、工作抽样的概念和特点 工作抽样又称瞬时观测法,它是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以随机方式对调查对象进行间断的观测,并按预定的目的整理、分析所调查的资料,得出需要的结果。 工作抽样的特点是:省时、可靠、经济 二、工作抽样的应用 1、工作改善 利用工作抽样,可调查出操作者或机器的工作比率与空闲比率。即: 1.工作抽样概述 空闲比率(%)= 空闲时间 总观测时间 *100% 2、制定标准时间 1.工作抽样概述 工作比率(%)= 工作时间 总观测时间 * 100% 绩效指标(%)= 某产品应消耗的正常时间 某产品实际消耗的时间 * 100% 标准时间= 总观测时间*工作比率*平均绩效指标 观测期间的总产量 * 100% 一、工作抽样的原理 工作抽样是根据数理统计的理论,以概率法则作为基础的方法。 2.工作抽样的原理与方法步骤 管制上限(UCL) 管制下限(LCL) 中心线(CL) X- 3? X+ 3? X X+ 2? X- 2? 99.73% 95.45% 1、可靠度与精度 可靠度是指观测结果的可信程度,也就是子样(样本)符合母集团(总体)状态的程度。工作抽样一般取 2?的范围,即确定95%(实际95.45%)的可靠度,也就是在抽取100个子样中有95个是接近母集团的,仅有5%的数据可能超出范围。 精确度就是允许的误差,抽样的精确度分为绝对精确度E和相对精确度S。当可靠度定为95%时,绝对精确度E=2?,根据统计学中二项分布标准?,在一定条件下为: 2.工作抽样的原理与方法步骤 [P(1-P)]/n = s 4[P(1-P)]/n = E=2s 式中 P——观测事项发生率 n——观测次数 相对精度即为绝对精度与观测事项发生率之比:S=E/P 2、观测次数 观测次数是根据规定的可靠度和精度要求而定。 用绝对精度E可得: 2.工作抽样的原理与方法步骤 2 = E 4P(1-P) n 2 = SP 4(1-P) n 用相对精度S可得: 二、工作抽样的步骤与方法 1、确立调查目的与范围 调查目的不同,则项目分类、观测次数与方法均不相同。 2、调查项目分类 根据所确定的目的与范围,就可以对调查对象的活动进行分类,分类的粗细根据抽样的目的而定。如只是单纯调查机器设备的开动率,则观测项目可分为“工作”、“停工”、“闲置”。 3、决定观测方法。 4、设计调查表格。 5、向有关人员说明调查目的。 2.工作抽样的原理与方法步骤 6、试观测,决定观测次数。 7、正式观测 (1)决定每日的观测时刻,观测时刻的决定必须保证其随机性,这是工作抽样的理论依据,如观测时刻选择不当,将会产生观测偏差。决定观测时刻的方法由两种。 1)随机起点、等时间间隔法。 2)分层抽样法 (2)实地观测 8、整理数据做出结论 (1)剔除异常值 剔除异常值采用三倍标准差法。 (2)做出结论,改进工作。 2.工作抽样的原理与方法步骤 本次课程结束 * * 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