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一章表面形貌与特性.ppt

发布:2017-04-22约小于1千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摩擦磨损;摩擦:在正压力作用下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受切向外力的影响而发生相对滑动(或有相对滑动的趋势)时,在接触表面上产生抵抗滑动阻力的现象。 磨损:摩擦造成的能量损耗和摩擦表面物质丧失或转移的现象。 润滑:为了控制摩擦、减少磨损、提高机器效率、减小能量损失、降低材料消耗、保证机器工作可靠性的一种有效手段。 ;摩擦磨损造成的损失:;2005年11月5日新闻联播报道,在河南长垣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腐蚀控制大会上获悉,我国每年由腐蚀所造成的损失大约为5000亿元人民币,远远超过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磨损造成巨大损失的原因: ;十七世纪开始对摩擦进行研究,但真正形成一门学科还是六十年代的事。 1966年英国的Jost教授提出摩擦学(Tribology)的概念,但到目前,摩擦、磨损的机理研究尚未完全弄清,甚至实践比理论先得到解决。 我国在摩擦学领域???曾有巨大贡献 :;1962年召开了摩擦、磨损和润滑研究的报告会; 1979年在广州成立了中国摩擦学会; 1987年首次在北京召开了国际摩擦学会议。;第一章 表面形貌与特性 Surface Forms and its Characteristics;表面轮廓仪测量零件表面的轮廓曲线;二、表面形貌参数;2. 轮廓均方根偏差或称均方根值;一维形貌参数不能完善地说明表面几何特征;三、表面形貌的统计参数 ;2. 分布曲线的偏差;(2)峰态 K;机器磨合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承载面积,进而提高承载能力。 磨合要体现“载荷由轻到重,速度由低到高”的原则进行磨合。 零件磨合后的表面性质: 左偏态(S<0 )、低峰态(K<3 );3. 表面轮廓的自相关函数;无量纲的自相关函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