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5年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2025年九年级教学诊断测试历史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
求。请将正确选项涂到答题卡上。)
1.“至于商朝的历史,则因有近代殷墟出土的遗物以为佐证,已大体可以列入信史的范围。”下列出土的遗
物可以佐证商朝历史的是
A.棉纺织品
B.景德镇的瓷器
C.刻有文字的甲骨
D.圆形方孔半两钱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殷墟青铜器的考古发掘可以让我们了解到商朝迁都到殷以后的社会状况,尤
其是青铜器制造业得到了发展,已经具有相当大的规模。殷墟甲骨文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
可以为研究殷商的历史提供确凿的证据。所以C符合题意,ABD项均不是商朝时期的,不符合题意,故选择
C。
2.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哪吒因“魔丸”身份被世人误解,最终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以反
抗精神改写命运。在中国历史上,也曾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以改变自身命运的是()
A.陈胜、吴广起义B.黄巾起义C.黄巢起义D.李自成起义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等900多名穷苦农民被征发戍守长城,
途中遇大雨误期,按秦律当斩。在生死存亡之际,陈胜、吴广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发动起义。他们
认为那些称王侯拜将相的人,并非生来就高贵,普通百姓也可以通过反抗改变命运。这次起义是中国历史
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A项正确;黄巾起义是东汉末年张角领导的农民起义,以“苍天已死,黄天
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没有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样的口号,排除B项;黄巢起义
是唐末农民起义,黄巢率领起义军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大齐政权。起义口号有“天补均平”等,
重点在于反映农民对社会财富分配不均的不满,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表达的意思不同,排除C项;李
自成起义是明末农民起义,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部队发展迅速。该口号
第1页/共18页
主要针对明末土地兼并严重、赋税沉重的问题,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所体现的反抗精神和诉求不同,
排除D项。故选A项。
3.第一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可用于研究西汉中外经济文
化交流的第一手史料是()
A.长篇小说《丝绸之路》B.《丝绸之路》邮票
C.丝绸之路出土的铜币D.电视剧《汉武大帝》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可知,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
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丝绸之路出土的汉时贵霜王朝铜币属于第一手史料,C
项正确;长篇小说《丝绸之路》属于第二手史料,排除A项;《丝绸之路》邮票属于第二手史料,排除B项;
电视剧《汉武大帝》属于第二手史料,排除D项。故选C项。
4.《齐民要术》中记载的一些饮食习惯和烹饪技艺来自胡人,如涮羊肉等;南北朝时期,游牧民族的舞蹈、
音乐传入内地;北朝时,有些宰相都出身于少数民族,孝文帝曾大量启用汉人做官。这段材料主要反映出
当时的()
A.江南开发B.民族交融C.人口迁徙D.政权更迭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齐民要术》中记载的一些饮食习惯和烹饪技艺来自胡人,如涮羊肉等;南北朝时期,
游牧民族的舞蹈、音乐传入内地;北朝时,有些宰相都出身于少数民族,孝文帝曾大量启用汉人做官”可知,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社会经济生活、文化艺术等方面都出现了民族交融的状况,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
现江南地区,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社会生活及政治方面,没有强调人口的迁徙,排除C项;材料反映
南北朝时期各方面的民族交融,而不是政权更迭,排除D项。故选B项。
5.某皇帝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训,在治国过程中轻徭薄赋,广纳贤才,虚心纳谏,开创了政
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盛世局面,史称()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唐太宗李世民,年号贞观,他统治时期,广纳贤才,知人善用,完善三省六部制,
明确职责,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历史上称他统治时期为贞观之治,故C
第2页/共18页
符合题意;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开元盛世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6.“小钱币,大历史”。下图出现可以印证北宋时期()
北宋纸币铜板拓片
A.商业贸易的繁荣B.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C.民族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