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鉴别与描述.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岩石鉴别与描述
河北农业大学国土学院
2012年
一、岩石鉴定方法
矿物标本鉴别方法
外表特征鉴定法
科学仪器鉴定法
物相分析法
结构分析法
化学分析法
波谱分析法
化学成分分析法是确定矿物化学组成的方法。常用方法有粉末研磨法、斑点试验法、显微化学分析法、染色法、合理分析法(矿石物相分析法)、极谱分析法、光谱分析法、激光显微光谱分析法、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法、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法、中子活化分析法等。
波谱分析法,是利用从射频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直至 X射线、γ射线等整个电磁波谱的发射和吸收效应,对矿物成分和结构进行测定的方法。其常用的技术手段,有红外吸收光谱、核磁共振法、电子自旋共振(顺磁共振)、穆斯堡尔效应等,在测定中,视具体矿物而定。
二、岩石鉴别的程序
然后再确定岩石种类和定名
地质图、罗盘、手持GPS、地质锤、放大镜等工具,稀盐酸等化学试剂
野外鉴别三大岩的方法
依据岩体或岩层所处地质图的位置判别
依据岩体或地层的特征判别三大岩
取岩石标本,依据岩石标本外表特征判别
依据特征矿物判别三大岩
首先鉴别三大岩
二、岩石鉴别的程序
依据岩体或岩层所处地质图的位置判别三大岩
三大岩在地球上分布情况:
在地球表面,沉积岩占陆地面积75%,占海洋面积的100%,占地球表面积的92.7%;按体积,沉积岩只占岩石圈体积的5%,而岩浆岩和变质岩占地壳体积的95%。
二、岩石鉴别的程序
区别三大岩的基本特征
首先鉴别三大岩
二、岩石鉴别的程序
沉积岩
沉积岩成层状产出,具有层理和层面构造。
岩石中含有化石。
岩石是由碎屑(岩石、矿物、生物)
颗粒松散连结,用手指可蹭下颗粒。
岩浆岩的结构
玻璃质结构
斑装结构
按晶粒绝对大小
按晶粒相对大小
按矿物结晶程度
斑装结构
自形 半自形 他形
自形程度
岩浆岩的构造
岩浆岩的构造:
是指矿物在岩石中排列和充填方式所反映出来的外貌特征。
岩浆岩的构造特征,主要决定于岩浆冷凝时的环境。
岩浆岩常见构造:
块状构造:矿物在岩石中分布比较均匀,无一定的排列方向 。
流纹状构造:岩石中不同颜色的条纹,拉长了的气孔以及长条形矿物沿一
定方向排列所形成的流动状态构造。
气孔状构造:岩浆凝固,挥发的气体未能及时逸出,以至在岩石中留下许
多圆形、椭圆形或长管形的孔洞。
杏仁状构造:岩石中的气孔,为后期矿物(方解石、石英)充填所
形成的一种形似杏仁的构造。
岩浆岩的构造
气孔状构造
流纹状构造
杏仁状构造
岩浆岩的鉴定与识别
颜色
定名
反映成岩环境
反映矿物成分
沉积岩的结构
沉积岩的结构:按物质组成、颗粒大小及形状等方面的特点,一般分为碎屑结构、泥质结构、结晶结构及生物结构四种:
碎屑结构:由碎屑颗粒经胶结作用形成的结构。由碎屑颗粒和胶结物两部分构成。
碎
屑
结
构
按颗粒
大小
按颗粒
形状
砾状结构 碎屑粒径2mm
砂质结构 碎屑粒径0.05~2mm
粉砂质结构 碎屑粒径0.005~ 0.05 mm
棱角状(角砾状)结构
次棱角状结构
次圆状结构
滚圆结构
沉积岩的构造
沉积岩的构造:是指沉积岩中各个组成部分的空间分布和排列方式,即沉积岩的整体外貌特征。
层理构造:是沉积岩的成层性,它是岩石的颜色、矿物成分和结构沿垂直于层面方向变化而形成的一种层状构造。
水平层理、斜层理、交错层理、递变层理、块状层理。
层面构造:沉积岩层面上保留的痕迹,反映岩石形成时的环境,并可指示岩层顺序。
波痕构造、泥裂构造
结核构造:沉积岩中某种成分的物质聚集而成的团块。
刀砍状构造:在风化面呈现的裂纹构造似刀砍状,常在白云岩中出现。
缝合线:其特征是在垂直层面的切面上有呈头盖骨接缝的样子的锯齿状裂痕。
变质岩的结构
变晶结构:是岩石在变质作用过程中重结晶所形成的结构。
隐晶变晶结构
显晶变晶结构
等粒变晶结构
斑状变晶结构
变余结构: 有些岩石经过变质以后,重结晶作用不完全,保留原岩部分的结构特征,变余花岗结构、变余砂状结构 。
碎裂结构: 是由于岩石受力,使矿物发生弯曲、破裂,甚至粉碎后,又被粘结在一起的结构,如糜棱结构。
变质岩的构造
定向构造
(片理构造)
板状构造
千枚状构造
片状构造
片麻状构造
条带构造
块状构造
肉眼不能分辨矿物
片理构造是变质岩所特有的,是识别变质岩的显著标志。
肉眼可见矿物
片状矿物为主
粒状矿物为主
常见变质岩-片麻状构造
花岗片麻岩
角闪石片麻岩
常见变质岩-片状构造
云母片岩
滑石片岩
绿泥石片岩
常见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