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学院本科生专业分流方案(试行).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2
中国美术学院本科生专业分流方案(试行)
?为了落实学院提出的“两段式”与工作室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和“宽口径,厚基础”、品学通、艺理通、古今通、中外通的“四通”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大类招生、基础教学大类培养和体现“以生为本”背景下学生教育规范管理的新要求,以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学院本科教学模式,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1、 坚持公平、公正、规范有序原则;
2、 尊重学生权利,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
3、 根据第一轮以学生成绩、第二轮由教学单位按照专业要求来进行双向选择的原则;
4、 通过分流方案的执行来进一步完善教学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如成绩评定制度、质量监控制度等;
5、 与学院两段式教学模式中的工作室制相衔接;
6、 通过分流促进和完善专业基础教学和管理改革,同时也是对学生一年级学业的检验。
二、分流原则与方法
学院根据学生第一学年专业课与文化课成绩的加权平均分进行排名,学生在本大类内选择专业方向。
1、 加权平均分计算办法:
课程成绩(学分×考试[考核]分数)总和÷学分总和
2、 操作流程:
第一轮:公布各教学单位接收人数70%的名额,学生填写平行志愿,按照加权平均分排名依次选择专业方向。
第二轮:在学生完成第一轮选择后,剩余各专业30%的名额,由教学单位组织选拔。第二轮教学单位选拔顺序以抽签的方式来依次进行。被教学单位选中,而不愿意者,直接进入第三轮。
第三轮:在前两轮仍未分流到专业方向的学生,在有剩余名额的专业方向中填写参考志愿,由学院统一安排进入各专业方向。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到各教学单位报到、注册,未按时注册者,按《中国美术学院学籍管理实施细则》第四条规定,按自动退学处理。
三、流程
1、 学院成立专业基础教学部分流工作领导小组,专业基础教学部和各教学单位成立专业基础教学部分流工作实施小组;
2、 告知学生第一学期成绩和学年各门课程学分;
3、 公布分流方案和各专业(工作室)接收名额;
4、 一年级第二学期初进行一次模拟分流,让学生树立全面平衡,量力而行观念,并树立通过努力进入自己感兴趣专业的观念;
5、 专业基础教学部制定分流实施细则和日程安排,报学院批准后公布;
6、?6月中旬,公共课期末考试,各专业课评分;告知学生加权平均分排名;??????????????
7、?6月中下旬,专业基础教学部分流工作实施;
8、?6月下旬,公布各专业(工作室)录取名单,并公示;
9、?7月1日,学生进入各专业院系(工作室)报到。
四、注意事项
1、 成绩排名方法:文化课与专业课并重;计算在校期间文化、专业的加权平均分为排名依据。
2、 成绩评定:必须以教研室集体评分,各科目总体成绩成正态分布。
3、 专业基础教学部成立由院教学督导、专业系领导、专业基础教学部领导、教研室主任等组成的评分督导组,对各班级及其评分情况进行把握、审核。
4、 加强评分纪律,规范评分制度。各部门、教研室领导应该承担起责任,保证评分公平、公正。学生可以通过正常途径申诉,对干扰评分的学生按作弊处理。
5、学生管理部门和专业基础教学部加强学生政治思想工作,树立正确的专业观,强调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6、各教学单位在评分、选拔等分流过程中,务必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纪律,严格按照学院既定方案和流程进行。分流期间,学院纪委全程参与并监督整个过程,做到公平、公正。
7、凡涉及到《中国美术学院学生手册》规定的内容,均按照《学生手册》规定执行。
8、各专业院系加强本专业方向宣讲,加强宣传网站建设,使学生和家长全面了解本专业的特色及其发展空间。
本方案也适用于建筑艺术学院等学生分流工作。
9、中国美术学院教务处享有本《方案》的解释权。
中国美术学院
二○一一年三月十六日
………………………………………………………………………
中国美术学院2018级本科新生专业分流须知
根据《中国美术学院2018年本科招生简章》第六章规定,我院(除良渚校区各专业)专业教学阶段实行 “两段式”与工作室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生入学后,在第二学年将分流到相应专业学习。现需要学生本人及学生家长在入校前签字确认。请仔细阅读《中国美术学院本科生专业分流方案(试行)》,并在新生报到后将此协议交到相关学院(系、部)。
注:建筑学(建筑艺术、城市设计)专业的新生在高考录取后新生入学前,依据高考文化课成绩和专业志愿相结合进行专业方向分流。艺术学理论类的学生在高考录取后新生入学前,按高考文化课成绩和专业志愿相结合的办法,分流到艺术理论类和良渚校区艺术设计学专业(方向)学习。
我同意在相应时间按照《 中国美术学院本科生专业分流方案(试行)》选择专业学习。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