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_T 13027-2017重载齿轮渗碳热处理技术要求.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 25.200J 36JB备案号:57807—2017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JB/T13027—2017重载齿轮渗碳热处理技术要求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carburizing heat treatment for heavy load gears2017-01-09发布2017-07-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重载齿轮渗碳热处理技术要求JB/T 130272017*机核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百万庄大街22号邮政编码:100037*210mm×297mm·1印张·27千字2017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定价:18.00元*书号:15111·14259网址;编辑部电话:(010销中心电话:(010面无防伪标均为益版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JB/T 1302720177.3.3对于要求高的重载齿轮,磨齿后(或粗精磨齿之间)可再进行一次低温回火,7.4强化喷丸为了改善齿根表面的应力状态,同时把售根表面在热处理过程中形成的不良组织和应力状态对性能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渗碳齿轮在淬火和低温回火后应对齿根部位进行强化喷丸。重载齿轮强化喷丸的质量检验方法应符合JB/T10174的规定。8渗碳齿轮的技术要求8.1表面硬度渗碳齿轮的表面硬度根据产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的规定。渗碳泽火后齿轮的表面硬度不均匀性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3渗碳齿轮的表面硬度洛式硬度试验法维氏硬度试验法(表图硬度对照)肖式硬度试验法HRCHV1HS54~58580~67569~7556~60610~73074~8358~62675~76579~84表4表面硬度不均匀性允许偏差硬度不均匀性允许偏差工件类别洛式硬度试验法维氏硬度试验法肖式硬度试验法HRCHV1HS重要件75n一般件10268.2心部硬度渗碳齿轮的心部硬度应不低于25HRC,对于重要齿轮一般为30HRC~45HRC。渗碳齿轮心部硬度的检验一般在随炉试样上进行,不有特殊要求时,可通过解剖工件进行。8.3有效硬化层深度8.3.1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量方法应符合GB/T9450的规定,硬化层深度偏差应不大于10%。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量推荐采用齿形试样。8.3.22涉碳泽火齿轮成品的有效硬化层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可参照附录A。8.3.3齿根部位的有效硬化层深度应不小于节圆处的50%。8.4表面碳含量表面碳含量可按剥层法或光谱法检测,齿表面碳的质量分数一般应控制在0.7%~1.0%范围内。当要求韧性较好时,取下限;当要求耐磨性较好时,取上限。8.5金相组织渗碳层的金相组织应按GB/T25744的规定进行检验并评级,其结果应符合表5的要求。6
JB/T 130272017表5金相组织的级别要求工件类别马氏体级别残留奥氏体级别碳化物级别心部凯纸级别重要件≤3级≤3级≤2 级≤3级一般件≤4 级≤4级≤3级≤4级8.6表层晶界内氧化深度渗碳齿轮表层晶界内氧化的允许深度与渗层深度有关,允许深度应符合表6的规定。表6渗碳齿轮表层晶界内氧化的允许深度渗层深度。晶界内氧化的允许深度”mmμm一般件重要件e≤0.751712 0.75e≤1.5025201.50e≤2.2538202.25e≤3.05025e3.0 6030涉层深度为设计层深。若超差,可与用户协调采用控制喷丸或其他合适的措施进行补敦。9质量检验9.1表面硬度表面硬度应按GB/T230.1、GB/T4340.1、GB/T4341.1和GB/T17394.1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局部渗碳时,硬度检验部位不应在渗碳与未渗碳部位的交界处,9.2心部硬度心部硬度的检验部位如图2所示,检验心部组织部位检验化物部位检验内氯化部位检验马氏体、我留氏体部位检验心部视度部位图2金相组织及心部硬度检验部位7
JB/T1302720179.3金相组织9.3.1涉碳齿轮经淳火回火后的金相组织检验部位如图2所示,9.3.2金相组织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GB/T25744的规定,检验项目及部位见表7.表7金相组织检验项目及部位序号检验项目检验部位-马氏体在距表面0.05mm~0.15mm处进行检验,齿形试样应在齿宽中部节函部位的法向2残留奥氏体截面进行检验碳化物齿角表层品男内氧化深度西轮的唐根表层心部组织当采用函棉试样时,在试样损截面中心处检验;当采用齿形试样时,应在齿宽中部法向截面轮齿中心线与齿根西相交处检验9.4有效硬化层深度有效硬化层深度是指齿轮经所有热处理工序后于齿宽中部法向截面上,在节圆处治垂直于齿面方向从表面至550HV1硬度处的距离。9.5表面碳含量表面碳含量是指从渗碳齿轮表面到0.15mm深度处的碳含量,9.6畸变淳火回火后,可用特定量具测量工件畸变情况,测量内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