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七年级地理上册 1.1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2 (新版)新人教版.docx

发布:2025-04-07约5.02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七年级地理上册1.1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2(新版)新人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材分析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探索一个奇妙的世界——地球!我们的地理课本里,1.1这一章节,叫做《地球和地球仪》。这里,我们将一起揭开地球的面纱,了解这个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这节课,我们会用地球仪这个神奇的工具,一起认识地球的形状、位置和运动。这不仅仅是一堂地理课,更是一次探索之旅,让我们一起踏上这段奇妙的旅程吧!????

核心素养目标

1.观察与探究能力:通过观察地球仪,学会识别地球的经纬网,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思辨与分析能力:分析地球的形状和运动规律,培养科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3.地理信息素养:掌握地球的基本信息,提高获取、处理和运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4.环境意识:认识到地球的重要性,培养对地球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地球仪的使用:重点在于让学生熟练掌握地球仪的构造和使用方法,能够通过地球仪直观地了解地球的形状和位置。

2.地球的运动: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以及它们对地球产生的影响。

难点:

1.地球形状的认识:学生可能难以直观理解地球并非完美的球体。

2.地球运动的原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于学生来说是抽象的概念。

解决办法:

1.实物演示:使用真实的地球仪和地球模型,让学生直观感受地球的形状。

2.步骤分解:将地球运动的过程分解成简单的步骤,通过动画或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3.互动练习:设计互动环节,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地球仪来加深对地球形状和运动的理解。

4.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地球运动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帮助学生建立对地球运动原理的感性认识。

学具准备

Xxx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地球仪、地球形状的图片、地球运动的相关视频和图表。

3.实验器材:准备地球仪、教具球等,用于直观展示地球的形状和运动。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安排实验操作台,确保教学环境整洁有序。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详细内容:

1.展示地球的美丽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什么样子的?

2.提问:“你们知道地球有哪些特点吗?”

3.引出本节课主题:“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地球的面纱,认识地球和地球仪。”

二、新课讲授(用时15分钟)

1.讲解地球仪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详细介绍地球仪的各个部分,如经纬网、赤道、南北极等。

-演示如何使用地球仪确定方向、测量距离等。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熟悉地球仪的使用。

2.讲解地球的形状:

-通过地球仪展示地球的形状,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扁球形。

-讲解地球扁球形的形成原因,如地球自转引起的离心力等。

-通过实例分析,如地球上的海陆分布,帮助学生理解地球的形状。

3.讲解地球的运动:

-介绍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展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动画。

-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如昼夜更替、四季变化等。

-通过实例分析,如地球上的气候分布,帮助学生理解地球的运动。

三、实践活动(用时15分钟)

1.地球仪操作练习:

-学生分组,每组一个地球仪,进行操作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错误,确保学生掌握地球仪的使用。

2.地球形状观察:

-学生观察地球仪,描述地球的形状特点。

-教师总结,强调地球的扁球形特点。

3.地球运动模拟:

-学生分组,每组模拟地球自转和公转。

-教师观察并指导,确保学生理解地球的运动。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地球仪的使用:

-学生讨论地球仪在地理学习中的作用。

-举例回答:地球仪可以帮助我们直观地了解地球的形状、位置和运动。

2.地球的形状:

-学生讨论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举例回答:通过观察地球仪,我们了解到地球并非完美的球体,而是扁球形。

3.地球的运动:

-学生讨论地球运动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举例回答:地球自转导致昼夜更替,公转导致四季变化。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内容: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地球的形状和运动。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地球现象,提高地理素养。

3.提出课后思考题:如何利用地球仪进行地理学习?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程度**: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地球的形状,理解地球并非完美的球体,而是略扁的球体。

-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地球仪,通过地球仪识别地球的经纬网、赤道、南北极等基本构造。

-学生掌握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能够解释昼夜更替和四季变化的原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