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侨孝国民小学九十三学年度体适能发展实施要点.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台中市僑孝國民小學九十三學年度體適能發展實施要點
壹、依據:教育部「提升學生體適能中程計畫」辦理。
貳、目的:經由客觀、準確的體能測驗可以協助學生從安全而又有效的運動中,獲得最大的好處。本校體適能發展的主要目的如下:
一、瞭解個人目前體能狀況的優缺點。
二、提醒教師或學生針對較差的體能項目進行改善與強化。
三、作為運動建議的參考,並據以設計個人化的運動處方。
四、評估個人進行規律運動前後的訓練效果與進步幅度。
五、避免可能產生的運動傷害與危險。
參、說明:
一、學生部分:
1.參與年級:四、五、六三個年級。
2.參與時間:上學期以十月份配合體育課實施,下學期以三月份配合體育課實施。
3.參與項目:身體質量指數、坐姿體前彎(柔軟度)、立定跳遠(瞬發力)、一分鐘仰臥起坐(肌肉適能)、八百公尺跑走(心肺適能)。詳細測量及評估方法請參照附錄一、二。
4.各班施測完畢後,應填寫「學生體適能測驗結果報告表」,並依據個人體能狀況予以增強(見附表一)。
5.各施測學生應填具體適能護照,以作為長期追蹤參考。
二、教師部分:
1.參與時間:94年4月6日下午三時(教師進修時間)。
2.參與項目:身體質量指數、坐姿體前彎(柔軟度)、一分鐘仰臥起坐(肌肉適能)、三分鐘登階(心肺適能)。詳細測量及評估方法,請參照附表一。
3.檢測地點:禮堂。
4.檢測流程:
5.老師應視身體狀況,如身體不適合測量者,請勿勉強接受測量。
6.老師檢測後,應依照本身體能狀況,選擇自己適合之運動,以改善自身體能狀況。
肆、本實施要點呈請校長核可後實施,並視實際狀況隨時修正,如有未盡事宜,得隨時補充之。
伍、參考網站:
教育部體適能網站:
06/
(附錄一)摘自教育部體適能網站
施測項目及要點:
一、身高、體重
1.測驗對象:國小、國中、高中、高職、大專院校男女學生
測驗目的:利用身高、體重之比率來推估個人之身體組成
測驗器材:身高器、體重器
測量前準備:身高、體重器使用前應校正調整
方法步驟: 身高:(1)受測者脫鞋站在身高器上,兩腳踵密接、直立,背部、臀部腳踵四部分均緊貼量尺。(2)受測者眼向前平視,身高器的橫板輕 微接觸頭頂和身高器的量尺成直角眼耳線和橫板平行(3) 測量結果以公分為單位,計至小數點一位,以下四捨五入體重:
?(1) 受測者最好在餐畢兩小時後測量,並著輕便服裝,脫去鞋 帽及厚重衣物。
?(2) 受測者站立於體重器上,測量此時之體重。
?(3) 測量結果以公斤為單位(計至小數點一位,以下四捨五入)記錄: 將所得之身高(換以公尺為單位)、體重(以公斤為單位), 代入此公式中:?
? 6.注意事項:
?1).身高、體重計測量前應校正、調整,並求精確。
2).身高測量時,受試者站立時,應使其枕骨、背部、臀部及腳踵四部分均緊貼量尺。
?3).體重測量時,應使受試者只著輕裝,以減少誤差。
測驗對象: 國小、國中、高中、高職、大專院校男女學生
測驗目的: 測驗柔軟度,評估後腿與下背關節可動範圍肌 肉、肌腱與韌帶等組織之韌性或伸展度。
測驗器材:1).布尺或膠布;2).固定膠帶 測量前準備:1).將布尺放置於平坦之地面或墊子上,布尺零點(起點)那端朝向受測者, 用膠帶將布尺固定於地面或墊子上,並於25公分處劃一與布尺垂直之長 線(以有色膠帶或粉筆皆可)另於 布尺兩邊15公分處各劃一長線或貼 有色膠帶以免受測者雙腿分開過寬。
? 2).測驗時,為保持受測者膝蓋伸直,除主測者外,可 請人於旁督促提醒,但不得妨礙測量。
方法步驟:1).受測者坐於地面或墊子上,兩腿分開 與肩同(避免雙腿分開寬),膝蓋伸 直,腳尖朝上(布尺位於雙腿之開)2).受測者雙腿腳跟底部與布尺之25公分 記號平齊(需脫鞋)3).受試者雙手相疊(兩中指互疊),自然緩慢向前伸展(不得急速來回抖動)儘可能向前伸,並使中指觸及布尺後,暫停二秒,以便記錄。
?4).兩中指互疊觸及布尺之處,其數值即為成績登記之點(公分)。例如:中指指尖觸及25公分之點,則登記為25公分, 中指指尖若超過腳跟,所觸及之處為27公分,則成績登記為27公分,若中指指尖觸及之點 小於腳跟,若在18公分處,則登記為18公分。
記錄方法:
? 1).嘗試一次,測驗二次,取一次正式測試中最佳成績。
? 2).記錄單位為公分。
注意事項:
1).患有腰部疾病、下背脊髓疼痛、後腿肌肉扭傷、懷孕女生皆不可接受此項測驗。
2).測驗前做適度的熱身運動。
3).受測者上身前傾時要緩慢向前伸,不可用猛力前伸,測驗過程中膝關節應保持伸直不彎曲。
測驗對象:國小、國中、高中、高職、大專院校男女學生
測驗目的:評估身體腹肌之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