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老鼠嫁女》说课稿.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大班语言《老鼠嫁女》说课稿
作者: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星星艺术幼儿园 梅佳妮
活动领域: 大班语言《老鼠嫁女》说课稿
【活动前评析
我班幼儿已满5岁,根据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心理建构理论”,正是对两性认识及对“结婚”这个社会概念的敏感期。国庆回来后,几个小朋友很兴奋地对我说:“老师,我在街上看见好多新娘子”、“是的,老师,我的姐姐结婚了,我和妈妈去喝喜酒了呢!”“老师,新娘子好漂亮!”孩子们像小鸟一样在我耳边叽叽喳喳的讲开了…….
看着孩子们对“新娘子”、“结婚”这么感兴趣,如何让正在兴奋点上的幼儿了解更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及“结婚”的一些习俗和特点呢?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我选择了《老鼠嫁女》这个诙谐、幽默的民间故事作为教学蓝本,孩子们通过《老鼠嫁女》的故事, 并借鉴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了解我国老百姓结婚过程中的一些基本习俗和喜庆的气氛,提高孩子们语言表达能力及对社会的认知能力。通过实践模仿、表演结婚仪式,满足孩子心理需求,从而让孩子明白结婚是每个人长大以后要经历的一件很正常、很重要的事情。
【活动目标
根据《纲要》精神,幼儿园活动内容应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知识、能力等各方面的提高。因此,根据故事《老鼠嫁女》及本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
满足孩子对“结婚”及“婚庆”的好奇感,感知“结婚”是件非常热闹和喜庆的事情。激发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
(2)、认知目标:
A、通过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引导幼儿懂得老鼠找猫做新郎是可笑的。
B、了解“婚庆”的一些基本习俗。
C、感知结婚是每个人长大以后要经历的一件很正常、很重要的事情。
(3)、能力目标
A、通过理解故事内容,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B、通过拓展幼儿的生活经验,进行角色表演,发展幼儿社会性认知能力及表演想象力。
【活动准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必要而充分的准备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为了更好的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充分发挥幼儿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我为活动作了如下准备:
(1)、物质准备:
多媒体课件(《老鼠嫁女》动画片、音乐《喜洋洋》、各种剪纸喜字、自制鞭炮、喜糖、红包;乐器、喜帕、幼儿父母的结婚照;小旗袍、口红、眉笔、摩丝等小化妆品。
(2)、经验准备:
父母带幼儿参加过结婚仪式、要求家长给幼儿讲解结婚时有趣的事情等。
(3)、环境准备:
把活动室布置成一间结婚的新房,贴有各种窗花、喜字、门口挂有鞭炮、挂有红包,并播放背景音乐《喜洋洋》等。
【活动过程实录
1、创设情境:
(1)引导语:今天我们要去参加一个非常有趣的宴会,你们想知道是什么样的宴会吗?(教师提出悬念,让幼儿充满好奇,激发他们想达到目的欲望)。
(2)带幼儿进入结婚“新房”以后,播放音乐,让幼儿处于一种喜庆、热闹的环境中。(有的幼儿会兴奋的说出:“结婚了哦!)
提问:(1)你怎么知道是结婚呢?(因为教室很漂亮,还贴了喜字,有鞭炮、有红包、还有很好听的热闹的音乐等)。
(2)你看过谁结婚?结婚时是什么样的?(幼儿凭借自己以往的经验,把看到过的结婚的场面表达出来,注意个体差异)。
老师小结:结婚是每个人长大以后要经历的一件很正常、很重要的事情。
2、听故事《老鼠嫁女》,引导幼儿自由表达,理解故事内容。
(1)你们想知道今天是谁结婚吗?那请你们认真听故事,听完后你就会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播放多媒体动画《老鼠嫁女》的故事)
(2)逐一播放多媒体动画《老鼠嫁女》片段,理解相关内容:故事中谁要嫁女?要嫁给什么样的人?它找了谁?最后怎么样?(通过幼儿看动画片,引导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语言思维能力)。
(3)体验故事:鼠爸爸要把女儿嫁给最神气的人,“神气”是什么样子的?(鼓励幼儿能大胆的用语言、表情、动作表演)。
(4)、你认为老鼠找“神气”的猫做新郎对吗?为什么?
老师小结:老鼠找猫做新郎真可笑呀。
(4)表演故事:播放课件《老鼠嫁女》。自由模仿课件内容进行故事表演。
3、实践体验、分享:
(1)、播放音乐《婚礼进行曲》。你平时看到的结婚的仪式是怎样的?(可让幼儿自由讲述,或拿出收集父母的结婚照,讲讲结婚的一些有趣事情)。
(2)、你们想不想扮演结婚的“新郎”“新娘”呢?
(3)、 “新郎” “新娘”在结婚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去参加宴会要说什么?做什么?(出示结婚用的喜帕及其他的一些装饰品,请幼儿自由分配角色,自主商量如何打扮新郎、新娘,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参与性。)
(4)、角色表演。2人当主角,其他幼儿当宾客,进行游戏表演。
4、活动小结
今天,我们听了《老鼠嫁女》的故事,玩了“结婚”的游戏。结婚是每个人都要经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