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系统护理干预用于儿童预防接种中的效果.doc

发布:2018-01-28约3.06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系统护理干预用于儿童预防接种中的效果 怒江州兰坪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云南兰坪 671400 摘要:目的:分析系统护理干预用于儿童预防接种中的效果。方法:在2015年1月--12月期间入我院接种疫苗的儿童中随机选取60人,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一组为30人。对照组儿童采用传统的护理方式,实验组则是系统护理模式,一段时间后对家长满意程度和孩子不良反应出现的几率作比较。结果: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是27%,实验组是7%,实验组明显要比对照组低很多,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lt;0.05);对照组中孩子家长对医院系统护理干预的满意程度高达76%,实验组是97%,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用于儿童预防接种中的效果比较好,儿童家长满意度相对较高。 关键词:系统护理干预;儿童;预防接种;效果 接种疫苗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是必要且常见的,对疾病的预防至关重要。根据调查显示,在传染病的发病率方面,接种疫苗的儿童相对于没有接种的孩子要低很多,近年来,接种疫苗在临床中得到普遍应用,疫苗接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被广泛重视。所以,笔者在2015年1月--12月期间入我院接种疫苗的儿童中随机选取60人作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5年1月--12月期间入我院接种疫苗的儿童中随机选取60人,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一组为30人。实验组女孩14例,年龄在1-7岁,平均年龄是(3.2plusmn;1.4),平均体温是(36.1plusmn;1.42)℃。对照组女孩17例,男孩13例,年龄在1-6岁,平均年龄是(3.00plusmn;1.6),平均体温是(36.4plusmn;1.25)℃。本次调查均争取儿童家长同意并签字,而且家长对治疗方案具有一定知情权。家长和儿童对本次的调查都是自愿参与,儿童也已经接受了全面调查,对具有过敏性、代谢性、系统性、器质性、血液性体质的儿童排除在外,两组儿童患者在病程、年龄、性别等方面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lt;0.05),有一定可比性[1]。 1.2 方法 对照组儿童采用的是传统护理,护理的主要措施如下:在家长的陪同下,查验好孩子的接种证并入院接种,在接种疫苗的过程中做好查对和消毒工作,在接种疫苗半小时后观察儿童是否有不良反应出现,还要及时的为家长普及疫苗接种后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 实验组采用的系统护理模式主要方式如下。(1)对孩子的生命体征进行检查:检查儿童心率、体温、呼吸灯情况,仔细做好记录。接种后如果发现患儿有异常反应出现,要及时向主治医生报告,在医生嘱咐下做好处理。(2)心理护理:接种疫苗的孩子年龄都尚小,不但是儿童,家长也容易出现不安、恐惧、焦虑、紧张等情绪,所以,帮助家长、孩子消解此类情绪也是系统护理的一部分,有助于家长和儿童积极配合疫苗接种。(3)疫苗接种宣传教育:我院每月都开展疫苗接种预防讲坛,护理人员需要采用易懂、简单的方式让家长对接种疫苗的时间、作用和注意事项在最快的时间内得到了解。(4)提醒接种时间:孩子在医院接种完之后,护理人员要告诉家长下一次接种的具体日期,并在需要来院接种疫苗的前两天打电话提醒。(5)做好安全护理工作:为了保证儿童出现异常情况是可以得到及时处理,我院在接种厅安排观察区,护理人员需要通知孩子家长带着患儿在观察区等候,并由专门人员对孩子接种后半小时的情况进观察,并做好详细的记录。 1.3 观察指标 将两组儿童的家长满意程度和孩子发货所能不良反应的概率作好记录并分析。满意程度的评定标准是:满意:医护人员的护理与患者预期完全符合;基本满意:护理人员的服务与患者要求基本相符;不满意:患者对护理的要求基本上没有被满足。(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患者总数x100%[2]。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软件统计数据,组件的对比用X2来表示,plt;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将两组儿童出现皮疹、红肿、发热的比率来对比 对照组孩子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是7%,实验组是27%,对照组明显比实验组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见表1。 3 讨论 在儿童的成长中,接种疫苗的作用非常长大,家长不容忽视,由于免疫力低下,孩子在出生开始就要通过接种疫苗来应对外界疾病的入侵。笔者采用系统选取模式将我院的6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护理措施包括做好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