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合理应用.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糖皮质激素在消化系统疾病中
的合理应用
菏泽市立医院
刘庆民
内容提要
一,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省略)
二, 糖皮质激素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三, 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
四, 糖皮质激素使用的禁忌症
内容提要
一,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省略)
二, 糖皮质激素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三, 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
四, 糖皮质激素使用的禁忌症
二、糖皮质激素在消化疾病中的应用
克罗恩病
溃疡性结肠炎 免疫抑制
自身免疫性肝炎
药物性肝炎 抗炎作用
酒精性肝炎
重症急性胰腺炎 抗毒作用
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 抗休克作用
结核性腹膜炎…
1. 克罗恩病
糖皮质激素是控制病情活动的最有效药物
适用于中、重型患者或对氨基水杨酸制剂无效的轻型患者
克罗恩病的激素治疗指征:
(1) 其他药物不佳,但又无手术指征时;
(2) 病情处于危重状态;
(3) 有全身并发症,如关节炎、结节性红斑等
(4) 多次手术,病情复杂和恶化,不宜再行手术时.
克罗恩病激素治疗注意事项:
给药前必须排除腹腔脓肿的存在;
初始剂量要足: 如泼尼松40mg/d;
减量要慢: 泼尼松40mg/d减至20mg/d过程中每周减5~10mg;
减至20mg/d起加用对氨基水杨酸制剂,并将减量速度改为
每10~14d将日量减5mg;
激素依赖现象较为常见;
应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以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2. 溃疡性结肠炎
对急性发作期有较好的疗效;
适用于对氨基水杨酸制剂疗效不佳的中、重型患者; 特别
适用于重型活动期患者及急性爆发型患者;
作用机制为非特异性抗炎和抑制免疫反应.
溃疡性结肠炎的激素治疗(1)
给药途径:
口服、静脉滴注、保留灌肠
可供选择的药物:
氢化可的松、泼尼松、泼尼松龙、甲强龙、地塞米
松等.
溃疡性结肠炎的激素治疗(2)
轻型:
对氨基水杨酸制剂无效且病变范围较小者,可改用糖皮质激素
保留灌肠(通常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50~100mg,1~2次/d)
灌肠效果不好或病变范围较广者,采用口服泼尼松或泼尼松龙
30~40mg/d,症状控制后逐渐减量.
溃疡性结肠炎的激素治疗(3)
中型:
口服泼尼松或泼尼松龙30~40mg/d,一般7~14d见效,症
状控制后逐渐减量
必要时适当短期应用解痉剂和抗腹泻药以减轻症状
溃疡性结肠炎的糖皮质激素治疗(4)
重型:
需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
宜采用短效或中效类激素,如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
300mg/d,或泼尼松龙40-80mg/d,或甲强龙40-60mg/d;
在症状控制后即可改为相当剂量的口服激素.
溃疡性结肠炎的糖皮质激素治疗(5)
维持巩固期的治疗:
出现疗效后至少维持2周再开始逐渐减量;减量要视病情和治
疗反应个体化进行
起初每7~10天减5mg;用到20mg/d后,可每2周减2.5~5mg;
通常维持量为泼尼松10mg/d,维持至少1年,反复发作者应长
期维持治疗.
3. 自身免疫性肝炎
标准治疗为泼尼松或泼尼松龙 40~60mg/d或20~30mg/d和硫唑
嘌呤1mg/kg/d联合应用;
泼尼松和硫唑嘌呤联合应用不良反应比单用大剂量泼尼松要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