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急性白血病课件PPT概要.ppt

发布:2016-11-24约2.78千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急性白血病 概述 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疾病。白血病细胞丢失进一步分化成熟的能力,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积聚,并浸润其他组织和器官,产生各种症状和体征。 * * 分类 急性白血病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分型: L1 型:原始和淋巴细胞,以小细胞为主(直径≤12μm )胞浆较少 L2 型:原始和幼淋巴细胞,以大细胞为主(直径>12μm) L3 型:原始和幼淋巴细胞,以大细胞为主,大小较一致,细胞内有明显空泡, 泡浆嗜碱性 急性髓系白血病(急非淋) M0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 M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 M2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 M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M4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M5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M6红白血病 M7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毒:已肯定T细胞白血病由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引起 放射:可使骨髓抑制机体免疫力缺陷,染色体发生断裂、畸变和重组等改变 化学:苯及其衍生物、氯霉素、保泰松、烷化剂等可导致白血病 遗传:单卵双生若一方患病,另一方发病率可达20% 临床表现 贫血:常为首发症状,成进行性的发展。半数病人就诊时已有中度的贫血 发热:发热为常见症状,最常见的致病菌为格兰阴性杆菌,(如铜绿单胞菌、肺炎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疾病后期常伴有真菌感染。感染主要原因是由于成熟粒细胞缺乏,其次是人体免疫力降低。病人免疫功能缺陷后也可引起病毒感染,如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等。 出血:大量白血病细胞在血管中淤滞及浸润、血小板减少,以及感染是出血的主要原因。 常伴有器官和组织浸润的表现 ①淋巴结和肝脾肿大 ②骨骼和关节:胸骨下段局部压痛。四肢关节痛或骨痛,在儿童中常见。 ③眼、口腔和皮肤:粒细胞白血病浸润骨膜形成粒细胞肉瘤(绿色瘤)常出现于眼眶部位引起眼球突出、复视和失明。 ④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常发生在急淋缓解期,有头晕、呕吐、抽搐、昏迷症状。 ⑤睾丸:无痛性的肿大,多为一侧。 ⑥还可浸润其他各器官,如心、肺、消化道、泌尿系统均可受累,但不一定有临床表现 治疗要点 化学药物治疗 紧急处理高白细胞血症 防治感染 成分输血支持 造血干细胞移植 放射治疗 护理问题及措施 活动无耐力 与贫血引起全身组织缺氧及白血病致代谢率增高有关 ①休息与活动:白血病病人因白细胞大量过度增生,其代谢率会升高,同时也因贫血而有缺氧症状,故应根据病人体力适当限制活动量加强生活方面的护理,将常用物品置于易取处,避免因体力消耗而加重心悸、气短症状。脾大者嘱病人取左侧卧位,以减轻不适感。尽量避免弯腰和碰撞腹部,以免发生脾破裂。 ②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清淡易消化饮食,向病人及家属解释化疗期间保证足够的营养,提高病人对化疗的耐受性,减少并发症发生,提供病人喜爱的饭菜和水果,同时保证每日充足的饮水量,若咽喉不适,可用少量营养丰富的饮食或冰冻食品。 损伤的危险 出血 与血小板减少白血病细胞的浸润有关 病人血小板数低于50×109∕L时,嘱病人增加卧床时间。护士应提高警惕,密切病人有无出血征兆,检查病人大小便有无出血反应,全身皮肤有无瘀点、瘀斑。告诫病人避免受伤,刷牙时应使用软毛牙刷,勿剔牙、挖鼻及进食粗糙食物,预防便秘。同时告诉病人一有头痛、视力改变应立即报告。 保持床单平整,被褥衣服轻软,避免皮肤摩擦及肢体受压。勤剪指甲以免抓伤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勤换衣物,定期洗澡,擦洗时要用刺激性小的肥皂,轻擦不可用力。尽量避免人为的创伤,如肌内注射,各种穿刺、拔牙等,必须时应快速、准确,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局部加压时间延长,注射或抽血后应在针孔处加压5min以上,以预防出血。并观察有无渗血情况。注射或穿刺部位应交替更换,以防局部血肿形成。 指导病人用软毛牙刷刷牙,忌用牙签剔牙,以防止牙龈损伤;保持口腔清洁,定时用氯己定(洗必泰)或生理盐水漱口。鼓励病人进食清淡、少渣饮食,以防口腔粘膜擦伤。 3.有感染的危险 与正常粒细胞减少、化疗使机体免疫力低下有关 化疗药物不不仅杀伤白细胞,正常细胞也受到杀伤,因此病人在诱导缓解期间容易发生感染,应保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空气和地面消毒,谢绝探视以避免交叉感染,加强口腔皮肤及肛周护理。 ①口腔护理:进餐前后、睡前晨起用盐水、氯己定或朵贝尔液交替漱口。口腔粘膜有溃疡时,可增加漱口次数,局部用维生素E、甲紫或溃疡膜涂敷。应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