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卷]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地理(文)试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地理(文)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今后我国三个地带的发展,应当在国家统一规划指导下,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分工、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本地带的优势。下图表示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带GDP(亿元)的增长,据此完成1~3题。
1.能分别正确反映东、中、西部三个地带GDP增长的折线依次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关于三个地带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东部最发达,中部其次,西部较落后
B.三个地带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有所缩小
C.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三个地带的经济差距仍将继续拉大
D.三个地带经济发展速度:①②③
3.有关①经济地带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交通便利 B.经济国际化程度较高
C.能源、原材料丰富 D.环境问题严重
读“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回答4~5题。
4.下列有关该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变化
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
→中度污染→轻度污染的过程
D这种变化是发达国家向外转移产业的结果
5.下列关于产业结构变化对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较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产业,增大了区域间的经济差异
密集型产业的移入,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C产业移出地区会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
D产业的升级有利于解决本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压力
((((mm)((7.1 20.0 1005.0 72 28 2110.2 乙 26°57′N,10 7°E 1811 2.9 19.8 1250.6 56 44 1548.6 6.两地所在的地形区是
A.黄土高原 B.四川盆地 C.云贵高原 D.江南丘陵
7.两地冬季气温和雨日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
A.两地受暖锋影响的时间长短不同 B.甲地受暖锋控制,乙地受冷锋控制
C.甲地受暖气团控制,乙地受锋面和冷气团控制 D.两地分别受来自不同纬度的海洋气团控制
下图是“沿106.5°E经线的地形剖面及相关气候资料图”,据图完成8~10题。
8.图中山地②年降水量最多的海拔高度大约位于
A.山顶2 900米处 B.南坡海拔2 200米处
C.南坡海拔2 500米处 D.北坡海拔2 100米处
9.1月,④地气温高于①地的原因除纬度因素外,主要是因为④地
A.海拔较高 B.受夏季风影响较大
C.森林覆盖率高 D.受冬季风影响较小
10.图中④地所属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11.我国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形成原因是 ①距海洋远 ②终年受到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③高大山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作用 ④纬度位置高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第Ⅱ卷 综合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160分。)
40.阅读下面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8分)
(1)完成“红色荒漠”结构示意图。
上图中字母表示水土流失、人口增加、滥伐森林、高温多雨等条件,请写出各个字母所代表的含义。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南方地区“红色荒漠”主要发生在________丘陵地区,它的形成造成的不利影响有3)我国北方的荒漠化主要发生在________地区。简要说明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土地荒漠化防治的不同的措施。
阅读下面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8分)
(1)调水调沙是通过“人造洪峰”将泥沙“带入”大海,其利用的外力作用主要有
①流水侵蚀作用 ②流水搬运作用 ③流水溶蚀作用 ④流水沉积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调水调沙的最佳时机选在
A.春旱严重时 B.夏汛来临前
C.秋季汛期后 D.冬季枯水期
(3)黄河流域内能源十分丰富,调水调沙河段最为丰富的能源为
A.地热、煤炭资源 B.水能
C.太阳能资源 D.石油资源
(4)试分析黄河调水调沙对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
(5)综合治理黄河,除调水调沙外,还需要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地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