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docx
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
工程主楼与幼儿园从伸缩缝处分开相互独立施工,主楼结构施工完成后再进行幼儿园结构的施工,主体结构混凝土均使用采用商品混凝土,配备2台HBT80型混凝土输送泵。考虑到现场实际情况,基础以及±0.000以下主体结构混凝土采用塔式起重机及输送泵送相结合的方式运至作业面,必要时采用汽车泵。
一、作业准备
混凝土浇筑段的钢筋、模板、预埋件及管线全部安装完毕,预留孔洞尺寸、位置正确,模板里的杂物应清理干净,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并办理完隐蔽验收和预检手续;混凝土浇灌申请已被批准。
二、混凝土输送
泵送混凝土前,先用清水湿润和清洁管道,然后向料斗内加入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浆,润滑管道后即可开始泵送混凝土。开始泵送时,泵送速度宜放慢,油压变化应在允许值范围内,待泵送顺利时,才用正常速度进行泵送。
混凝土泵送作业宜连续进行,当混凝土供应不及时,需降低泵送速度,泵送暂时中断时,搅拌不应停止。当叶片被卡死时,排除故障,待正转顺利后方可继续泵送。泵送中途若停歇时间超过20min、管道又较长时,应每隔5min开泵一次,泵送小量混凝土,管道较短时,可采用每隔5min正反转2∽3个行程,使管内混凝土蠕动,防止泌水离析,长时间停泵(45min)气温高、混凝土坍落度小时可能造成塞管,宜将混凝土从泵和输送管中清除。
泵送先远后近,在浇筑中逐渐拆管。
三、混凝土浇筑
本工程底板、柱、墙、梁、板混凝土浇筑均采用泵送工艺,施工现场布置2台HBT80混凝土输送泵。
(1)筏板基础混凝土施工
筏板基础混凝土浇注振捣时,应从角部开始,插入式振动器进行振捣间距不大于400mm,并插入下层不小于50mm;混凝土振捣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混凝土离析,振捣时间宜为10∽30S。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柱子插筋位置的正确,避免柱筋位移。基础浇筑完毕后,覆盖草帘及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筏板基础混凝土施工采用汽车泵进行浇筑,为确保该工程底板混凝土施工质量,满足抗渗和水化热要求,掺入FDN-440型高效缓凝减水剂。采用分条分块、斜面分层的方式浇筑,振捣工作以浇筑层下端开始,逐渐上移,以便减少混凝土内部温差。地下室底板混凝土宜连续浇筑不留施工缝,若间歇时间超过初凝时间(因掺有缓凝剂,初凝时间可延长1~2小时),按施工缝处理。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浇筑混凝土前,先清除油污、松动的砂石和软弱的砼层,并将表面凿毛用水冲洗干净,充分湿润。
为了有效控制温度和收缩裂缝的出现和发展,从控制混凝土的水化升温,延缓降温速率,减小砼收缩,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改善约束条件等方面全面考虑,采取如下措施进行防治:
1)宜优先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如PO42.5矿渣硅酸盐水泥,FDN-440高效缓凝减水剂,且掺加水泥用量10%的UEA微膨胀剂。
2)尽量选用粒径较大(1~3cm),级配良好的粗骨料,掺加掺合料(Ⅱ级粉煤灰),改善和易性,降低水灰比,以达到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的目的。
3)采取二次投料法,二次振捣法,并在混凝土浇筑后及时排除表面积水,做好混凝土的保温养护,注意加强早期养护,并延长养护时间,延缓降温时间和速度,避免急剧的温度梯度发生。
4)在搅拌砼前用冷水冲洗石子,以降低石子温度。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2~16cm之间,以确保泵送要求。
5)泵管宜用湿草包覆盖,并不断用冷水湿润,以减少混凝土在输送过程中的温升。
6)在浇筑混凝土后,上面可采用一层塑料薄膜、两层湿草帘覆盖养护14天。
详见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
(2)地下室挡土墙施工
地下室挡土墙浇筑混凝土前,底部接槎处先进行凿毛处理,并清理干净浮浆及松动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时,接槎处先浇50mm厚与混凝土成份相同的水泥砂浆,用铁锹均匀入模。混凝土分段分层连续浇筑,浇筑层高度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一般每次不超过50cm,各层混凝土浇筑间隔时间不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由于地下室墙体高大于3m,混凝土浇筑时采用串桶或在模板侧面开洞安装溜槽分段浇筑。每段高度不得超过2m,浇筑后将门洞模板封闭严密,并用支撑支设牢固。
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要求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循序进行,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不大于40cm。振捣上一层时要插入未凝固的下层混凝土5~10cm,以消除两层混凝土间的接缝。拆模后采用涂刷薄膜养生液养护。
(3)梁、板混凝土施工
梁板混凝土宜同时浇筑,浇筑方法: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即先浇筑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浇筑连续向前推进。对梁筋或梁、板筋交接处钢筋较密的部位,可选用较小粒径的骨料级配,用小直径振动棒振捣。在浇筑板混凝土时,其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平板振动器振捣或用插入式振捣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