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防疫下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与策略-知识产权法论文-法律论文-法学论文.docx

发布:2020-12-28约5.76千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防疫下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与策略-知识产权法论文-法律论文-法学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疫情攻坚战中彰显了独特优势,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为有效推动我国防疫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应从增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扩展并完善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形式两方面入手,加大对防疫中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完善。    高度重视中药在疫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2020年3月2日, 书记在 考察新冠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指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减少轻症患者转为重症患者发挥了卓越疗效,强调要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鼓励将已经研制出的有效中成药推广至全国范围使用,还建议科研团队立足实际情况,根据现阶段疫情发展状况和需求有针对性地研制新的有效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法。   自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三版中纳入了中医治疗方案后,我国卫生健康委员会不断完善和更新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的药物和方剂,从预防到轻微症、重症和恢复期,中医药全程参与救治期和康复维持期。   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的价值   新冠肺炎属于传统中医疫病范畴,根据中国中医研究院最新一版的《中国流行病史》,自古以来,中国至少发生过352次重大流行瘟疫,但从历史结果上来看,中国历史上从未发生过类似欧洲黑死病、鼠疫、大流感那样影响巨大、一次性造成数千万人 的悲剧,这正表明中医在这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次爆发的疫情具有传播快、病变速度快、人传人、潜伏期长的特点,作为急性呼吸系统传染病已被纳入乙类传染病,因此属于传统中医疫病范畴。疫情以来,各地加强了中西医结合,鼓励中医药在诊治的全过程中进行深入干预,并迅速推广处方,有效和独家的中药。   1. 基于临床病情而成的经验方   2月2日,武汉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医疗救治组发布《关于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治疗中推荐使用中药协定方的通知》,要求对在院确诊和疑似病人轻中症患者,推荐使用抗新冠肺炎通用方中药协定方及其加减方,该方由中国科学院全小林院士与湖北省、武汉市相关专家组讨论后拟定。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中医科谭行华主任中医师的临床经验方肺炎1号方(即透解祛瘟颗粒),该方以温病学说理论为指导,确定了清热解毒、疏风解表、益气养阴的传统中医治疗理念。经过1周的临床观察,对50例初诊(轻度)新冠肺炎患者进行了肺炎1号方治疗,结果喜人。2月8日,该方由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广东全省30家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临床使用。   还有一些基于古代中医并结合临床经验的加减方,例如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李广西等提出的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经典方人参败毒散加减方,半副药就使一名较重患者成功退烧。   2. 合方化裁而成的组方   我国中医药办医政函[2020]22号推荐的组方是包括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小柴胡汤、五苓散等四种经典方合用而成的清肺排毒汤,经4个试点省运用累计救治确诊病例214例,该方也被正式纳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实行第六版)》的临床资料期推荐方,总有效率已达90%,该药在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和恢复期等不同时期能起到不同的作用。   针对此次新冠肺炎防治,国家推荐的中药处方就有100多种类,各省市县也都以当地病情发展状况为基础,综合考虑本地医疗资源、气候特征等因素,对推荐药方进行改动,因地制宜地适用。实践证明,中医药在这场重大疫情攻坚战中彰显了独特优势,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中医药防疫知识产权现状   根据预防肺炎冠状病毒感染的专利信息交流平台信息,截至目前,中药领域与抗击病毒肺炎相关专利申请共508件,其中中国专利申请301件,外国专利申请207件,中国专利申请占59.3%。   图1 中药专利申请类型   在中药领域,最常见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组合物,提取物,制备方法和药物应用。在508件申请中,组合物专利申请的占比为62.9%,提取物专利申请的占比为14.0%,制药用途专利申请的占比为14.2%;制备方法专利申请的占比为8.9%(见图1)。同时,开发已知中药的新用途一直是中药领域研发和保护的热点与重点。   中国的知识产权法起步晚,现存较多不完善之处。再加上中药的多样性以及中药研究创新能力有限,更加大了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难度。近年来,发达国家利用我国在知识产权法律规制、管理方面的不足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的状态,通过合作、收购、兼并等方式取得中医药知识产权。因此,一些珍贵的古方和祖传秘籍开始遭到其他国家的掠夺。   1. 中药产权保护意识缺失   首先,民众对于中医药有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