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高校文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评价的体系初探.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农林高校文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评价的体系初探
创新能力培养是高等院校重要育人目标之一,亦是各高校长期关注的焦点。但针对农林高校,特别是文科学院,相关研究并不多见,更缺乏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本文在总结、研究农林高校文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根据党和国家有关文件、讲话精神的要求,探讨了建立农林高校文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体系,这将有助于提高农林高校的相关认识,要利用政策导向和宏观管理的约束机制,推进文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农林高校文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指在农林高校育人实践活动中,针对文科大学生特点,培养学生在学习与继承前人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新概念、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新设计并表达独特见解与完成创造发明的能力。文科大学生是农林高校大学生群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对于高校创新教育工作具有独特的借鉴作用,是新形势下农林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的着力点和创新点。
但由于专业所限,在农林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中,文科大学生往往被忽视,给人留下文科大学生创新能力较弱、创新思维不足、创新意识缺乏、创新精神欠缺的印象。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缺乏一套科学合理的农林高校文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评价体系,相关的理论与实践应用研究相对较少。本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五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中的若干原则要求,并结合笔者长期从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的经验与思考,深感建立农林高校文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评价体系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紧迫性。评价体系不仅可以考核创新能力培养工作的成效,对创新能力培养工作作出定量定性分析、价值判断,而且有利于确定农林高校文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改进与提高的方向与重点,指导相关工作健康发展。
一、农林高校文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评价的原则
农林高校文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评价工作意义重大。农林高校文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构建创新型校园文化的需要;是开展大学生多元人才素质评价工作的需要;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因此如何科学、合理、有效地对农林高校文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进行考核,是一项创新与挑战并存的工作。
1.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
农林高校文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体是学生,如何通过考核来激励与调动广大青年学生自觉参与到创新能力培养实践活动中去,是制订评价体系的立足点,是所有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在制订考核办法、执行考核任务、反馈考核信息以及落实考核要求等一系列工作中,农林高校都应该始终秉承“以生为本”的指导思想。
2.遵循“导向为先”的原则
开展农林高校文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评价的根本目的不在评,而是以贯彻落实创新教育方针,促进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为导向。农林高校应充分利用评价指标,让文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素养等得到全面发展。评价指标的设计应该充分体现农林高校的创新工作目标,体现当前社会发展对创新人才,特别是文科创新人才的巨大需求,引领大学生明确发展方向,促进全面发展。
3.遵循“科学为基”的原则
为客观准确地揭示文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涵,科学地指导农林高校的创新教学和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在构建评价体系时,具体评价指标的选取必须建立在对相关学科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具有操作性的价值目标系统,精选出最能体现农林高校文科大学生创新本质和创新能力的衡量指标。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各项指标的完备性和相对独立性以及整个评价体系的科学性。
二、农林高校文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评价的内容和指标体系
根据上述评价原则,笔者结合自身十多年来参与学校创新能力培养工作的经验和思考,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提出农林高校文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评价指标体系。体系包括9个评价项目、23项评价指标,并确定其中12项为重要指标(加黑的部分),其余为一般指标。每个指标设定A、B、C、D4个评价等级,明确设立了A级和C级两个评判标准,介于二者之间为B级,不能达到C级标准的为D级。笔者尝试凝练出农林高校文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中的指导思想、工作内容、实施途径和成果评估之间的内在联系。
1.评价项目:农林高校文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指导思想
评价指标:(1)农林高校学校领导、师生对文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认识
(2)农林高校办学总体规划
(3)农林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2.评价项目:农林高校文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的领导、经费投入情况
评价指标:(1)农林高校文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中领导的尽责情况
(2)专项经费投入情况
(3)党团等组织在此项工作中的作用发挥
3.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