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近生活97年大学学测国文科分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貼近生活──97年大學學測國文科分析
子 伶
==前言==
「學科能力測驗」命題重點著墨在通識導向,考題結合生活或整合不同領域,並重視理解與應用的能力。今年考題符合命題要求,題目相當創新多元,尤其貼近生活,不少題目讓考生會心一笑。
風靡全臺的「色,戒」,原著果然入題,周杰倫、蘇打綠的流行歌曲也囊括在內,尤其是陶晶瑩、楊宗緯的諧音入題,更讓考生倍感親切。
由此可知,學測命題愈來愈能結合學生生活領域,除鑑別學生的語文能力外,更增加趣味性,多元取材令人印象深刻。不過,對未閱讀相關書籍、不聽流行音樂的學生而言,亦不妨礙作答,只要有足夠的語文能力,均能選出正確的答案。
而文言、白話的命題比例,大體而言約為一比一,乍看之下,選擇題二十三題中,白話文十三題、文言文十題,不過白話文題目中有文言文選項,文言文題目中有白話文選項,因此整體而言,二者比例尚稱均衡。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九八新課綱的臺灣文學作品也出現在這次學測中,第十二、十三題題組出自臺灣作家陳夢林的望玉山記,不過此題組半白半文,極易理解,取得分數並非難事。
至於非選擇題部分,與往年相同均為三題。題目並不冗長,然而須多面向思考,文章解讀、新聞報導方式的應用寫作,題型創新但偏難,在有限時間內作答可考出學生程度。
占分最高的「引導作文」,多數考生認為容易發揮,只要掌握題目要求,能寫得打動人心,得高分不是難事。
綜言之,選擇題部分,本次考題取材有新詩、散文、小說、論文、漫畫、歌曲……,但均以課本詞語為主要素材,只要熟讀課本,確實理解定能得分。而非選擇題部分,唯有多閱讀、多觀察、多練習,才能舉例印證、客觀敘述,進而寫出動人的作品。
==試題分析==
第一部分: 選擇題(佔54分)
壹、單選題( 20分)
說明:第1至15題,每題選出一個最適當的選項,標示在答案卡之「選擇題答案區」。每題答對得2分,答錯不倒扣。
1.下列各文句「 」內的字,讀音相同的選項是:
(A)白髮「皤」皤的老者向西王母祈求「蟠」桃,以期延年益壽
(B)看到遍地餓「殍」,讓人不由心生寄「蜉」蝣於天地的感慨
(C)阿郎誤蹈法網,身陷囹「圄」,面對年邁的父母,只能慚惶不「語」
(D)小麗婚禮的「筵」席,山珍海味應有盡有,看了真令人垂「涎」三尺
【標準答案】(C)
【概念中心】字形、字音、字義之辨識與應用能力
【命題出處】南一版第二冊第十課、南一高中國文全貫通第一篇
【試題解析】(A)ㄆㄛˊ/ㄆㄢˊ。(B)ㄆㄧㄠˇ/ㄈㄨˊ。(C)ㄩˇ。(D)ㄧㄢˊ/ㄒㄧㄢˊ。
2.下列各文句□內應填入的字依序是:
(甲)讀書人除了追求豐富的知識之外,更重要的是涵養胸襟□識。
(乙)他的才華、道德、學問和能力都出類拔萃,不是一般人所能□及。
(丙)這兩位網球選手搭配雙打的時間已經很久,因此培養出絕佳的默□。
(A)氣/契/器 (B)契/企/器 (C)氣/器/契 (D)器/企/契
【標準答案】(D)
【概念中心】字形、字音、字義之辨識與應用能力
【命題出處】南一版第四冊第五課
【試題解析】(甲))器識:氣度才識。(乙))企及:趕上。(丙))默契:雙方不用語言而彼此情意暗合。
3.詩人常借用動物的特徵為喻。下列(甲)詩中的「兒子」和(乙)詩中的「我」所喻指的動物,依序最可能是:
(甲)兒子說/「爸爸,新年快到了/我要買新鞋子。」/爸爸說/「你要我的老命是不是?」
(乙)我來了,一個光耀的靈魂/飛馳於這世界之上/播散我孵育的新奇的詩的卵子/但世界是一盞高燃的油燈/雖光明,卻是無情/啊啊,我竟在惡毒的燃燒中死去……
(A))蜘蛛/飛蛾 (B)蜈蚣/飛蛾 (C)蜘蛛/蝙蝠 (D))蜈蚣/蝙蝠
【標準答案】(B)
【概念中心】閱讀及欣賞作品的能力
【命題出處】南一版第一冊第七課、南一版i閱讀第一冊第七課
【試題解析】(甲)詹冰蜈蚣。「蜈蚣」俗稱百足蟲,其附肢從十五到一百八十一對不等。故從爸爸對兒子買新鞋子的反應可做出判斷。(乙)白萩飛蛾。「飛蛾」有趨光性,俗諺有「飛蛾撲火自燒身」的說法。因此從「光明」、「惡毒的燃燒中死去」可知。
4.閱讀下文,□內依序最適合填入的選項是:
鳳凰樹別有情懷,抖盡一身花葉,換來一掛掛的長刀,帶刀的枝枒□□□地挺立著,□□指向灰陰的天空,似乎完全不記省軀體上曾經附著過一排排的□□,應說是倔強罷,就算北風狂起,它也不肯低頭。(阿盛嘉南平原四題 鳳凰樹)
(A)興沖沖/欣然/火柴
(B)空盪盪/傲然/火種
(C)靜悄悄/竟然/火星
(D))懶洋洋/凜然/火炬
【標準答案】(B)
【概念中心】閱讀及欣賞作品的能力
【命題出處】南一版第一冊第九課
【試題解析】從「抖盡一身花葉」,知枝枒應為「空盪盪」;從「挺立」、「倔強」、「就算北風狂起,它也不肯低頭」,知應為「傲然」;從鳳凰花的形象上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