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牡丹江市首届中小学班主任培训.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9年牡丹江市首届中小学班主任培训
学习简报(第二期)
学习专题: 班级管理
班 级: 林口七班
班 主 任: 陈 忠 宇
主 编: 陈 忠 宇
辅导老师: 谷 亚 娟
班长:副 班 长:学习委员:组织委员:宣传委员: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要做到望、闻、问、切
1、细心观察,望清其表
教师要通过细致的观察,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表现和情绪变化,从而及时有效地开展教育工作,工作中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如他为什么这几天神色恍惚?为什么有时上课竟然心不在焉等信息。班主任要做一个有心人才能发现,才能从实际出发,才能有针对性地及时开展教育工作。所以,只要你具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一定能够“见月晕而知风,见础润而知雨”。
2、耐心倾听,闻全其声
在班主任工作中“倾听”同样也是老师充分了解学生情况的有效手段。我们常说班主任应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但良师易做,益友难当。作为班主任不仅要传道授业,还应象朋友一样关于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随时随地的同学生“心理换位”,想其所想,导之以行,才能真正成为孩子们学习生活中的益友。
3、真心关怀,问明其想
学生需要爱,后进生更需要老师多给一点爱心,这份诚挚的爱心来自于班主任那亲切的话语和细致入微的体贴关怀。学习生活中遇到如下情况学生更需要班主任亲切、真诚的问。①学生思考有疙瘩时;②学生之间产生矛盾时;③学生遇到困难时;④班级不良风气抬头时;⑤学生受到挫折时……每当这时,班主任就应该主动接近学生,和学生真心实意地促膝谈心,用爱心关心和爱护学生,这时,儿童就会将他所信任和爱戴的老师作为模仿与认同的榜样,倾心于接受他的影响。
4、客观评价,切准其脉
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如同中医大夫给病人切脉,只有细心把准其脉,方能药到病除。班主任对学生客观公正的评价,有利于学生树立前进和战胜困难的勇气,促进孩子的成长,对后进生我们尤其应倾注满腔热情,不带任何偏见,才能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正如苏霍姆斯基所说“要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老师公正客观的评价才能如和煦的春风沁人心脾,润物无声。
班主任要把握好手中的风筝线,把准对学生“爱”与“严”的尺度
许多班主任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往往把握不准对学生“爱”与“严”的尺度,不是对学生爱得太过分,失去师之尊严,就是束得太紧,以致学生“谈师色变”。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师爱是由老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教育情操。班主任对学生的爱不同于父母对子女的爱,他包含了更多的社会内容,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班主任对学生的态度常常反映学生所在集体和社会对他的某种评价。因此,学生往往把班主任对自己的关怀、爱护、信任等与班主任对自己的评价联系起来,同自己的价值联系起来,班主任一句话能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在育人实践上,一些班主任对“严”的曲解、误用令人深思。在他们那里,“严”演变为体罚和变相体罚,再不是“严是爱”的范畴,坠入了“严为害”的泥坑。学生心灵受创伤,心里被压抑,久而久之形成“视师如仇”的逆反心态。因此,老师应该做到严而不厉、严而有格。常言道“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爱必严,严是爱”,爱与严是辩证统一的。
要坚持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
我们都知道,在教学中要搞好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种结合,同样,在班级工作中也应搞好这一结合。我们做班主任的习惯于发现学生落后了,违犯了纪律了才去教育、谈心,这样使工作往往陷入被动,加大了工作的难度。故而应把工作放在平时,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这就需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做到“三勤”(即眼勤、腿勤、嘴勤)。这样我们班主任便成了一个医学生“未病之病”之上医。其次,在学生主体上,主体性是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人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感到自己在世界上有价值、有用处、有能力。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创造性,从而焕发出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进而积极投身到学习、劳动、生活中去。每位学生都有无穷的潜能,只要我们充分挖掘、方法对头,班级管理就会出现奇迹。第三、在发挥调动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必须做好“主导”与“主体”的有机结合,作为班主任决不能袖手旁观,而要努力做好他们的参谋、后盾,当好他们的“导演”。 “主导”和“主体”什么时候结合得好,班级工作就会不断前进,什么时候“主导”和“主体”分,则班级工作就会遭到挫折,为此我们做班主任的,不仅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要将“主导”与“主体”有机结合,真正形成推动所带班级工作的合力,产生班级工作前进的共振力。
爱,你真的懂吗?
古城镇中心小学 李慧敏
带好每个班,是每个教师最朴素的想法;教好每个孩子,是每位园丁最纯真的愿望!琐碎的工作,繁重的脑力劳动,只有自己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