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区村级债权债务清理的情况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1
关于我区村级债权债务清理的情况报告
局领导: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长期积累而未妥善解决的村级债权债务问题又集中凸显出来。这虽然是个老问题,但却是导致村级公共服务功能萎缩、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影响农村稳定的突出问题。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截止2009年底,全区23个镇(街)有50个社区及居委会,有210个行政村,所有村级账务都由“村财镇(街)代管”,其中:由农技中心代账的有5个镇街,由农公办代账的有1个镇,由经发办代账的有5个镇(街),由财政所代账的有12个镇(街)。采用做账的方式有手工和电脑软件。
二、村级债务的现状
据统计,截止2009年底,全区共有债权1094万元,有56 个村无债权。全区村级债务总额4485万元,有202个村有债务,只有8个村没有负债,村均负债22万元。统计发现,村级债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涉及面广、额度大。全区210个村中有202个负债,约占总村数的96.19%。其中负债在200万元以上的村有1 个,占0.5%(临江镇天星村2914588元);负债在100—200万元的村有5个,占2.5%(分别是:五间镇珍宝村1580050元、仙龙大磨子村1337000元、五间镇和平村1047430元等);负债在50—100万元的村有12个,占5.94 %;负债在50万元以下的村有184个,占91.08%。
(二)债务构成复杂。有信用社等金融部门的借(贷)款222万元,占债务总额的4.94%,向基金会借款298万元,占债务总额的6.64%,有民间高利息借(贷)款769万元,占债务总额的17.15%,有应付未付的村级干部工资853万元,占债务总额的19%,有改革开放前的社员往来款和村办企业欠款158万元,占债务总额的3.52%,个人垫付税费153万元, 占债务总额的3.41%,修建村级服务中心和其它工程欠款1748万元,占总债务的38.97%。
三、村级债务产生的原因
村级债务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政策原因,也有决策原因,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超前建设造成负债。这是造成村级负债的最主要因素。近年来,农村的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如“公路硬化”工程、“村级服务中心”工程等等。但有不少村没有财力承担配套建设资金,只能举债搞建设,给村集体带来了沉重的包袱,特别是近两年的村级服务中心建设,据我们对卫星湖街道办事处的南华村、石龟寺村、胜利路街道办事处的杨广桥村和堂皇坝村调查,一般村级服务中心建筑面积都在400-500平方左右,造价每平方在900-1000元之间,共需投入建设资金36-60万之间。而上级补助只有10万元,除医疗点、商业服务中心可卖盈利弥补一点外,另外向成功人士划园一点,一个村的缺口都在5-20万元不等。
(二)收入不足带来债务。我区村级经济相对薄弱,据调查,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主要靠院塘、河流和企业承包经营收入,一般都在0.7万—3万元左右,多数村无集体收入, 超过10万元以上,更是凤毛麟角。而据村干部和村财会人员普遍反映,要维持一个村的正常运作,开支一般每年需要 2-3万元以上,大一点的村要4万元以上。也就是说,大多数村光靠自身收入,远不能维持正常的运作支出,由此产生负债也就在所难免了。
(三)工作不实引起负债。当前,一部分村干部工作不实,不愿做群众工作,该收的款项怕难收而不收。少数农民群众权利义务观念淡薄,拖欠、逃避合理的上缴款项。加上近年来政府直接对村级下达的非生产性任务又多,如大病医疗保险、报刊杂志订阅、各种达标升级活动等等。于是出现对农用电费垫付,对大病医疗保险款垫付,对一切需向农户收取的款项一概垫付,造成债务的“雪球”越滚越大。调查中发现,有一个村的村级经济年收入不到5000元,而近两年光大病医疗保险款就垫付了近50000元,这种管理上的错位也是导致村级负债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四)管理缺位产生债务。少数村干部出门办事,讲派头、比排场,出入高档娱乐场所,花钱大手大脚。一些村超越能力“公费”组织村干部(党员)出外旅游。
(五)历史原因遗留负债。上世纪80年代,村办企业风靡一时,但由于村办企业缺人才、缺技术、缺资金,加上产业发展方向趋同,经受不起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大部分企业运行一段时间后,就亏本经营,到90年代初基本倒闭停产。企业倒闭后,给村级留下了一个严重的债务包袱。
沉重的负债,使得村级财务状况不断恶化,由此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已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一是村级组织职能弱化。表现为该办的事情办不了,甚至村级组织运转困难,于是越负债越热衷于向上要项目,越搞项目,负债越多,形成恶性循环。二是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村干部工资不能保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