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第一章生态学观测的取样设计及.ppt

发布:2017-04-19约2千字共9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生态学观测的取样设计及群落的特征描述 ;第一节 概念;取样单位(sampling unit): 由于受人力、物力和时间的限制,在大多数情况下,研究者都不可能对所研究地区的植物群落进行全部的研究,而只能抽取其中的一部分来研究分析,抽取的部分由一系列小的地段所组成,小地段叫做取样单位 。 取样单位根据形状的不同,可有不同的名称,比如样方、样圆、样点、样条、样带等等,都称为取样单位。 ;我们在多元分析中的取样单位统称为样方,格局分析中的取样单位称做小样方 。 取样是植物群落学的基础工作,如果取样不当,结果就不能客观地反映群落的特点 因此,取样方法和过程得到了许多学者的关注,有不少专门研究取样方法和过程的论著(Greig-Smith 1983, 王伯荪 1987,张金屯1995),有的学者还为不同的群落类型设计出特殊的取样方法。 数量生态学对取样过程要求更严。 ;调查记录 :在取样的过程中,我们要记录一系列反映群落特点的数量指标(如密度、植株高度、频度、盖度等),这一过程叫做调查记录。由于所用的指标大多是描述性的,所以也叫做群落特征描述。 植物群落的数量特征描述,是植物群落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植物群落学和其它学科一样,在定性的基础上逐渐开始定量的研究,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已经有植物数量生态的专著了(Greig—Smith 1957)。 ;;第二节 取 样;主观取样:人为地选择取样地段 ;客观取样 :通过某种统计学方法来设置样方;(1)随机取样;;;(2)系统取样;;(3)限定随机取样 ;;(4)分层取样 ;(5)集群取样;如:假定一位调查者在一块面积大约为30km×50km的森林中用10m×10m的样方计数蕨类植物,因为森林面积大,需要较长的时间走到随机设的样方地点 但是在每一样方中计数蕨类植物所需的时间较短。 如果在每一个样方点取一些样方——比如可能计数一个40m×40m的网格中的每一个10m×10m样方,这样可能工作效率更高 ;;(6)环境因子取样 ;二、样方的形状和大小;;;2、样方的大小;因此,样方大小要适当,一般用群落的最小面积作为样方的大小。;关于面积的扩大,法国的生态学工作者提出巢式样方法。 即在研究草本植被类型的植物种类特征时,所用样方面积最初为1/64平方米,之后依次为1/2, 1, 2, 4, 8,16,32,64,128,256,512平方米,依次记录相应面积中物种的数量。 把含样地总种数84%的面积作为群落最小面积。将以上获得的结果,在坐标纸以面积为横坐标、种类数目为纵坐标作图,可以获得群落的最小面积。;(3)群落类型与最小面积;不同群落类型最小面积经验值;由群落最小面积决定的样方大小适合于多元分析方法,但不适合于格局分析 ;均匀分布 ;三、样方的数目;1、样方数——平均数曲线法;2、方差法;3、面积比法;第三节 植物群落的数量特征;第三节 植物群落的数量特征;一、 植物群落的数量特征;一、 植物群落的数量特征;几种常用的多度等级;2、密度;;3、距离;4、盖度 ;4、盖度;4、盖度;;4、盖度;4、盖度;5、基面积 ;6.叶面积 ;6.叶面积 ;6.叶面积 ;可以测量离体和非离体叶片 可以即时测量叶片的面积、周长、长度、宽度、长宽比、形状因子 ;7、优势种与优势度;7、优势种与优势度;8、频度 ;9、高度 ;10. 根深 ;11、生物量和产量 ;11、生物量和产量 ;12、体积;13、存在度和恒有度 ;;存在度和恒有度是进行群落排表分类的基础。;14、确限度 ;根据法瑞学派的标???,确限度可分为三种类型5个等级: ;15、群集度 ;16、生活力和繁殖力;17、生活型 ;18、生长型 ;生长型分为:;另外,植物的生长型还可简单分为:;19、物候 ;20、种—面积曲线和最小面积 ;通过绘制种—面积曲线来确定最小面积的大小。具体作法是:逐渐扩大样地面积,随着样地面积的增大,样地内植物的种数也在增加,但当物种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曲线则有明显变缓的趋势,通常把曲线陡度开始变缓处所对应的面积,作为最小面积。;组成群落的种类越丰富,其最小面积越大。如我国云南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最小面积为2500M2,北方针叶林为400 M2,落叶阔叶林为100 M2,草原灌丛为25~100 M2,草原为1~4 M2。;第四节 植被的环境特征;;气候数据;气候数据;地形数据;地形数据;土壤数据;常用土壤数据:;土壤成分;生物因子数据 ;;二、 数量特征调查记录应注意的问题;2.估量方法引起的误差 为了减轻数量特征实测的困难,采用估量方法;(1)、个人的误差 ;(2)、植物生长型引起的错觉 ;(3)、季节、年度的差异;(4)、种群格局分布问题 ;(5)、应用综合概念的估计 ;小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