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线路的分析训练02.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模拟电路
第一节: 二极管的正向导通曲线
二极管的正向导通曲线如图所示:二极管的 PN 结加上正向电压可以导通,加上反向电压则不能导通。导通电流与正向电压之间是对数关系,正向电压每变化0.02伏,导通电流就会发生一倍的变化。正向电压每变化0.01伏,导通电流就会发生倍的变化 (图1 三极管三极管的内部结构:如图所示,三极管的符号如图所示:
(图图)图)图)三极管电极之间电流的分配关系如图所示: 如果给三极管的集电极(c)和发射极(e)之间加上如图所示的电压,由于基极(b)和集电极(c)之间的二极管所加的是反向电压,所以不会有电流产生。但是,如图所示如果给基极(b)提供一个电流Ib,ce之间就会产生一个电流Ic,而且Ic等于倍的Ib。 I=(β+1)Ib。
三极管的值一般在几十到几百之间。
如果此时ce之间的电压发生变化,ce之间的电流会保持不变,依然等于倍的Ib。也就是说Ic是一个受Ib和值的乘积控制的恒流源。其大小与ce之间的电压无关。
偏置电路的结构:三极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最简单的三极管共发射极放大器如下图所示: Rb为三极管的基极提供一个电流Ib,流过三极管集电极的电流在Rc上产生电压,使三极管cb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的一半。
最大输出动态范围的概念*1mA=6V,等于电源电压的一半。此时集电极的电压也等于6V,也等于电源电压的一半。
如图所示
1、当基极电流增加到20uA的时候,集电极电流等于2mA,集电极电阻上的电压=6KΩ×2mA=12V,此时集电极的电压等于0V。当基极电流大于20uA的时候,集电极电流本来应当大于2mA,但因为电源电压的只有12V,集电极电阻上的电压不可能大于12V;集电极电阻上的电流也就不会大于2mA,集电极的电压也不可能低于0V。所以集电极电压向下变化的最大范围为6V。
2、当基极电流减小到0uA的时候,集电极电流也等于0mA,集电极电阻上的电压=6KΩ×0mA=0V,此时集电极的电压等于12V。基极电流不可能小于0uA,集电极电阻上的电压也不可能小于0V、也因为电源电压的原因,集电极电压最大只能达到12V。所以集电极电压向上变化的最大范围为6V。
所以
1、当集电极静态电压为电源电压一半的时候,集电极电压向上和向下变化各有一半电源电压的变化余地。如图所示
(图 7 )
如图2所示:输入电压使Ube以0.6V为基础上下波动,当输入电压变化到上半周时,Ube从0.6V变化到0.6V,Ib从10uA变化到uA,此时,Ic就从1mA变化到mA,URc就从5V变化到V,Uce就从5V降到v。
如图2所示接下去,当输入电压变化到下半周时,Ube从0.6V变化到0.5V,Ib从10uA变化到uA,此时,Ic就从1mA变化到0.mA,URc就从5V变化到V,Uce就从5V上升到v。
这样,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就在静态电压等于5V为基础向下变化V、向上变化V,平均V。与输入电压0.0V相比,电压被放大了倍。(图 6 )
从以上共发射极放大器输入电压倍放大的过程可以看出:
1、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的相位相反。
2、输出电压波形与输入电压的波形相比出现了失真。三极管放大器输出电压的动态范围 共发射极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就是通过Ib的变化引起 倍的Ib(Ic)的变化、从而导致Rc上的电压发生变化。
Ic增大时,Rc上的电压增大,ce两端的电压就会减小(等于电源电压Rc两端的电压 Ic减小时,Rc上的电压减小,ce两端的电压就会增大(同样等于电源电压Rc两端的电压)。 如果集电极电压在不变化的时候(静态的时候),处于电源电压一半的位置,那么集电极电压在发生变化的时候,电压向下变化、和向上变化都有一半电源电压的变化余量。如果集电极电压在静态的时候不处于电源电压一半的位置,那么电压向上和向下变化从有一个方向达不到电源电压一般的余量。因此,如果集电极电压在静态的时候等于电源电压的一半,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就有最大的动态范围。
(图 7 ) (图 9 )
如上图(1)所示:某晶体三极管 =100,给他的基极提供一个10ua的电流。
如上图(2)所示:此时,集电极的电压从零开始增大,当集电极电压达到饱和电压 a 点时,集电极电流从零增加到 1ma,从这一点开始,继续增大集电极电压,集电极电流不再增加,一直保持等于 1ma。
如果分别给基极提供 10ua、20ua、30ua、40ua、50ua的电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