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电子线路单级阻容耦合放大器实验报告.docx

发布:2016-11-16约2.41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 MERGEFORMAT 4 单级阻容耦合放大器 实验目的 了解单级共射放大电路的原理,联系设计放大器电路,掌握放大器的放大倍数的测量方法。 实验器材 “单级共射放大电路”电路模板,直流稳压电源,信号发生器、模拟示波器,导线若干。 实验原理 3.1三极管 半导体三极管也称为晶体三极管,它最主要的功能是电流放大和开关作用。三极管具有三个电极,二极管是由一个PN结构成的,而三极管由两个PN结构成,共用的一个电极成为三极管的基极(用字母b表示)。其他的两个电极成为集电极(用字母c表示)和发射极(用字母e表示)。由于不同的组合方式,形成了一种是NPN型的三极管,另一种是PNP型的三极管。 三极管的电路符号有两种:有一个箭头的电极是发射极,箭头朝外的是NPN型三极管,而箭头朝内的是PNP型。 图表  SEQ 图表 \* ARABIC 1PN结 三极管3个电极的电流IE、IB、IC之间的关系为: 公式  SEQ 公式 \* ARABIC 1 三极管的结构使IC远大于IB,令: 公式  SEQ 公式 \* ARABIC 2 Β称为三极管的直流电流放大倍数,当三极管的基极上加一个微小的电流时,在集电极上可以得到一个是注入电流β倍的电流,即集电极电流。集电极电流随基极电流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基极电流很小的变化可以引起集电极电流很大的变化,这就是三极管的放大作用。 2.2电路原理 图表  SEQ 图表 \* ARABIC 2实验电路图 如图表2所示,本实验中的共发射极放大电路采用电容耦合方式,电路 中电容的作用是隔离放大器的直流电源对信号源与负载的影响,并将输入的交流信号引入放大器,将输出的交流信号输送到负载上。 输入信号为零时,三极管所处的状态称为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由可以确定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并用符号来表示电路的静态工作点。根据电容阻直流、通交流的特点和节点电位法,可得放大器静态时输出端的电压为: 公式  SEQ 公式 \* ARABIC 3 根据叠加原理可得放大器输入端的信号为: 公式  SEQ 公式 \* ARABIC 4 即在静态工作点电压上叠加输入的交流信号。 集电极电阻RC的作用是用集电极电流的变化,实现对直流电源VCC能量转化的控制,达到用输入电压Vi的变化来控制输出电压V0变化的目的,实现小信号输入、大信号输出的电压放大作用。 当放大器接有负载RL时,RL和RC是并联的关系,并联后总电阻为: 公式  SEQ 公式 \* ARABIC 5 并联后电阻将小于RC,则输出信号的幅度比不带负载时要小。 定义为电压放大倍数,则通过测量输入的交流电压和输出电压即可得到电压放大倍数。 实验内容 按照图表2连接电路,用模拟示波器测量输出电压。电路参数为:EC=6V,信号发生器及交流电源设置为Vi=0.5mv/Rms,fv=1000Hz,负载RL=100Ω。 (1)设置IC=1.2mA,改变RC的值,测量电压放大倍数。 RC (KΩ)Ui (mv/Rms)UO (V)电压放大倍数0.50.5未加负载0.35700加负载后0.2346020.5未加负载1.222440加负载后0.42840 表格  SEQ 表格 \* ARABIC 1 Rc的变化与输出电压测量值 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随着RC电阻的增大,电压放大倍数随之增大。 (2)设置RC=2KΩ,改变IC的值,测量电压放大倍数。 表格  SEQ 表格 \* ARABIC 2 Ic的变化与输出电压测量值 IC(mA)Ui (mv/Rms)UO (V)电压放大倍数0.80.5未加负载0.861720加负载后0.295801.20.5未加负载1.162320加负载后0.418201.60.5未加负载1.482960加负载后0.51102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