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院感试题及答案.docx
2024年院感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以下哪种物品不属于高度危险性物品()
A.手术器械
B.穿刺针
C.体温表
D.植入物
答案:C。高度危险性物品是指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如手术器械、穿刺针、植入物等;体温表属于中度危险性物品。
2.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A.2
B.3
C.4
D.5
答案:B。根据相关规定,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3.接触传播的隔离标志为()
A.蓝色
B.黄色
C.粉色
D.红色
答案:A。接触传播的隔离标志是蓝色,黄色是空气传播的隔离标志,粉色是飞沫传播的隔离标志。
4.下列关于手卫生的说法,错误的是()
A.洗手是指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B.卫生手消毒是指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C.外科手消毒是指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常居菌的过程
D.手卫生设施包括洗手池、水龙头、流动水、清洁剂、干手用品、手消毒剂等,只要配备齐全就可以,位置无关紧要
答案:D。手卫生设施的配备不仅要齐全,其位置也很重要,应方便医务人员使用。
5.被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先采用()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60分钟。
A.1000
B.2000
C.3000
D.5000
答案:D。被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先采用5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60分钟。
6.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应由()担任。
A.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
B.医务科科长
C.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
D.医院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
答案:D。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应由医院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担任。
7.下列哪种消毒剂不能达到灭菌水平()
A.戊二醛
B.过氧化氢
C.含氯消毒剂
D.碘伏
答案:D。碘伏是中效消毒剂,不能达到灭菌水平;戊二醛、过氧化氢、含氯消毒剂都可作为灭菌剂使用。
8.关于无菌物品的存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应存放在洁净、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中
B.无菌物品应与非无菌物品分开存放
C.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应拆除外包装后进入无菌物品存放区
D.无菌物品存放架或柜应距地面高度20~25cm,离墙5~10cm,距天花板50cm
答案:C。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应拆除外包装后,置于储物架(柜)或货柜内,而不是直接进入无菌物品存放区。
9.多重耐药菌患者采取的隔离措施是()
A.标准预防+空气隔离
B.标准预防+飞沫隔离
C.标准预防+接触隔离
D.标准预防+严密隔离
答案:C。多重耐药菌患者采取的隔离措施是标准预防+接触隔离。
10.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
A.清洁
B.消毒
C.灭菌
D.洗涤
答案:C。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11.下列哪项不属于医院感染监测的内容()
A.医院感染病例监测
B.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C.医务人员手卫生监测
D.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答案:D。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不属于医院感染监测的内容,医院感染监测包括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医务人员手卫生监测等。
12.医院感染患病率调查应至少多长时间开展一次()
A.半年
B.1年
C.2年
D.3年
答案:B。医院感染患病率调查应至少1年开展一次。
13.医疗废物在暂存间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
A.1天
B.2天
C.3天
D.4天
答案:B。医疗废物在暂存间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2天。
14.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
A.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B.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C.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D.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答案:C。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不属于医院感染,其余选项均属于医院感染。
15.使用中的含氯消毒剂浓度监测应()
A.每天监测
B.每周监测
C.每两周监测
D.每月监测
答案:A。使用中的含氯消毒剂浓度监测应每天监测。
16.预防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错误的做法是()
A.应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指征,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
B.置管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原则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