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小企业法律制度保障探索.doc

发布:2017-09-02约3.54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小企业法律制度保障探索[摘 要]“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放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过去以盲目扩张、以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谋求经济的高速发展的发展方式。中小企业是十分重要的市场主体,必须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但在这一转变中其面临着诸多困难,仅凭市场自发的调节机制很难克服,实现转变,必须从政策上特别是法律上引导中小企业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关键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小企业;法律制度保障 [中图分类号]D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2)05-0028-02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效益,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是“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首先必须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国有大中型企业依靠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管理方式及良好的基础能顺利转型。而中小企业因其在市场竞争中的缺陷和落后的管理模式则很难顺利转型。近年来,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渐凸显,在扩大出口、拉动内需、解决就业和促进经济发展、加快新型市场发育、助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以及推进现代城市化、信息化进程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温家宝总理在浙江考察时强调,中小企业在扩大就业、推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作用,支持中小企业法治具有全局和战略性的重要意义。但我们必须看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其在与大企业进行市场竞争中的缺陷问题却日益严重。特别是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小企业还不具备适应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能力,近年来出现的中小企业债务危机,表面上仅仅是债务问题,但实际上从深层次上?,是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还停留在原有的发展方式上,即以盲目扩张、以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谋求经济的高速发展。这充分?明光靠市场自发的调节机制很难让中小企业尽快适应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必须从政策上特别是法律上引导中小企业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改善管理模式,在提高经济效益上下工夫,扶持中小企业走出困境。本文着重从法律上探讨如何为中小企业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一、完善中小企业产业结构立法,促进中小企业产业结构调整 发展方式转变要求中小企业从资源消耗型企业向资源节约型企业转变,中小企业要适应这一转变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通过自主创新,自创品牌等产业升级活动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当然,在这种调整中必然会遇到不同程度的经营风险。目前,中小企业在产业结构方面存在着资金、劳动力和原材料等多数配置在较初级的产业上,具有产业低度化的特征。由于中小企业产业的低度化,造成了中小企业经营业绩的滑坡,使一部分企业陷入困境。[1]中小企业要改变这一困境,需要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光靠市场的自动调节和企业自身的力量是不能真正解决的,要真正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强有力的法律支持和政策支持。特别是有关中小企业的产业调整方面的法律规定将给中小企业调整产业结构提供直接的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因其能够正确引导中小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帮助、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目前,我国有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产业结构政策,但却无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法。政策因其缺乏操作性、规范性等原因而使之难以落实。为此,有必要将现行的中小企业产业政策上升到立法层面,将政策和法律融为一体。同时,借鉴外国的经验,制定我国的中小企业产业结构调整法。日本等发达国家很重视对中小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的法律规制。日本是产业政策法最为完善的国家,其将有关产业结构政策的法律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对扶持、保护、促进其发展的战略产业和新兴产业,制定振兴法;第二类是对需要加以援助以顺利压缩过剩设备、转移人员的衰退产业,制定萧条产业临时措施法;第三类是对介于前两者之间,需要调整其结构的特定产业,制定改善结构法。[2] 二、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立法,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法律制度极大地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在金融方面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法律措施效果显著。我国是从1998年开始陆续出台有关中小企业的金融政策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风险管理暂行办法》、《主办银行管理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改善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关于扩大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的通知》、《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等,其所取得的成效是显著的,但我们必须看到我国现行中小企业金融法律扶持的不足。 日本对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立法非常完善。为使中小企业能和大企业一样,顺利地从民间金融机构得到借款,先后制定了《中小企业信用保险法》、《相互银行法》、《信用金库法》、《中小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